延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留下哪些黑暗基因?

两千多年前建立起来的汉王朝对我们来说 , 意义重大 , 因为 , 今天的我们都是“汉人” 。“汉”作为一个王朝的名字 , 来源于刘邦 。刘邦出身草莽 。当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 , 刘邦和一帮好友在沛县起义 , 响应义军 。强秦覆灭 , 西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 , 封地包括汉中、巴、蜀三郡 。公元前202年 , 刘邦正式称帝 , 国号“汉” , 定都长安 , 拉开了一个延续了四百年的伟大王朝的序幕 。说到“汉”如何伟大 , 今天的我们拥有许许多多的溢美之词 , 比如: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孝宣之治、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在四百年中 , 有那么多的盛世、治世 , 你能否认这个王朝的伟大吗?
网络配图
我当然无意于否认“汉”的伟大 。两千年前的汉代 , 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的上升期 , 民族的血液里沸腾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 燃烧着无数光荣与梦想 。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是尚武的 , 汉家衣冠的宽袍广袖并未束缚住民族血液中野性的呼唤 , 人们开疆拓土 ,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直换得万夷来朝 , 帝国的军威似乎无远弗届 。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也极富探险精神 , 他们无畏万里黄沙 , 不惧千里盐泽 , 仅凭一匹瘦马、一峰骆驼 , 便有走遍整个世界 , 看清整个世界的雄心壮志 。
然而 , 这个时代 , 我们在华夏民族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汉民族的主体意识形态的同时 , 也留下了很多黑暗的基因 。
思想一统
春秋时期的中国 , 经历过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学术昌明、文化鼎盛的黄金时代 。孔子所建立的儒家学派也源起于此时 , 然而 , 在以后的数百年间 , 儒家学说并不为统治者所接纳 , 直到汉王朝的建立 。
西汉建国之初 , 汉高祖刘邦的朝堂上就如同一个黑社会流氓的聚会之所 , 开国的大将功臣们在皇宫里恣意地嬉闹喝酒 , 放声高歌 , 喝嗨了还会拔剑击柱以助兴 。这让明明拥有九五之尊 , 实际却还不如一个黑社会老大的刘邦颇为郁闷 。于是 , 博士叔孙通抓住机会 , 为刘邦制定了“朝仪” 。这让刘邦第一次真正有了当皇帝的威仪和快感 。然而 , “朝仪”的出现 , 却是中国君君臣臣森严的等级尊卑制度的开始 。统治者着手思想上的控制起于汉武帝 。正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 , 表章六经”开始 , 儒家思想逐渐演变成我们这个民族官方指定认可的唯一思想流派 。
网络配图
我无意于证明儒家思想的优劣 。但文化的创新有赖于思想的碰撞 , 再优秀的思想流派一旦成为唯一 , 便无法与其他思想进行交流、学习 , 必然走向僵化和没落 。而思想僵化、文化没落的社会中 , 本应该富于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人 , 其思想和精神火花也必然随之熄灭 。
当宽袍广袖的汉家衣冠逐渐演变成晚清的小脚长辫时 , 我们或许更应该看到人的精神内核的没落 。
国家主义的模式和实践
汉王朝是在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烟中建立起来的 。统一六国的强秦竟然二世而亡 。汉承秦制 , 但汉初的统治者却时时刻刻以秦为戒 , 生怕重蹈强秦覆辙 。于是 ,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这是一个“小政府、大民生”的国家治理模式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 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 充溢露积于外 , 腐败不可食” 。当统治者清静无为 , 给予民众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时 ,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吃苦耐劳的民族具有怎样惊人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