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2021奋斗的你有哪些收获( 二 )


儿子说起来云淡风轻,我却深知他的不易。那些孤身“备战”的日子,因为有梦想、有坚持,才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为群众做实事
■ 孙云鹏 北京门头沟区 居委会主任

疫情|2021奋斗的你有哪些收获
文章插图

孙云鹏在为居民量体温。赵盈春摄
14年的部队生活,教会我什么是人民的子弟兵。转业后,我主动放弃了政府安置,选择到最基层的社区工作。“我为群众办实事”是我今年工作的主题,这一年来,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我所在的社区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在疫情防控方面,我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让居民更顺心、更安心。为了让居民出入小区更方便,我和同事们做了一套电子出入证系统,居民在手机上填写的信息只要和社区的底档信息一致,就可以自动生成一张电子出入证,这样既方便了居民进出小区,又对社区居民情况进行了一次系统整理。为了让居民更安心, 社区成立了一支“爱心保障小分队”,为孤寡老人、隔离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送快递、买菜、买药等服务。小分队24小时有人值班,只要居民有需要,我们随时上门服务。
今年,为了更好地为社区居民办实事,我推出了“八方共治”为民服务新模式。在社区党委领导下,统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社会单位、百人志愿团体、楼门管家等8个组织形成合力,共同为居民服务,形成了“八方共治”的格局。我每周一都坚持组织“八方共治”成员到小区各处巡查,发现问题,现场组织协调会议,制定问题解决方案。今年,我们对小区的路面和楼道墙面进行了修整,新建起了存车棚,整改了垃圾驿站,更换了单元门的纱窗和楼道里的破损窗户,新建了楼道文化宣传阵地,为居民在小区空闲区域设立了晾晒被褥的晾衣竿,解决了居民反应强烈的电线飞线问题。
这一年来,作为一名社区负责人,我每天都在为一些小事忙碌着,这些小事都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当一件件小事顺利解决,看到居民露出的笑脸,听到居民对我说一句“小孙,辛苦了”,我觉得再累都值了。(本报采访人员 贺 勇整理)
把党和政府的关心留下
■ 鲁 钊 河南南阳 卧龙区陡沟村第一书记

疫情|2021奋斗的你有哪些收获
文章插图

鲁钊(右)在村民家走访。受访者供图
战斗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转眼又一年。这一年,我收获了乡亲们赞许的笑声。
我受所在单位卧龙区委宣传部派遣,担任龙王沟风景区陡沟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陡沟村在紫山北麓,毗邻龙王沟水库,12个自然村庄,13个村民小组,地广人不稀,拥有河湖滩湾林草浅山丘陵沟谷等复杂地形。
我与村“两委”研究依托自身实际,发挥优势,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利用河湾环绕,营造网红打卡旅游地,还为村庄建设了饮水解困工程机房。
我在新闻界、文艺界朋友多,邀朋呼友,请各方投资公司来考察。我撰写与龙王沟水库、陡沟村相关的文学作品在各大报刊网站发表,努力推介宣传。我招商引资的忙碌身影、夜深写作的灯光,感动了朴实的乡亲,大家见了我总是心疼:“鲁书记,别那么忙,干活悠着点,注意身体健康。”
夏天,一场洪水冲垮了杨湾组的出行路,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我迅即向宣传部领导汇报,取得支持,协调交通局,特事特办,最快时间修桥铺路。虽然是短短的500米路、一座小桥,但让村民感受到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