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士如相见下一句 只见道士不见和尚( 三 )


独有青门饯 , 群僚怅别深 。
时任翰林供奉的李白也为老友写了一首《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 , 狂客归舟逸兴多 。
山阴道士如相见 , 应写黄庭换白鹅 。
少小离家 , 久客才归久客异乡的游子 , 沿着当年的老路 , 重返故乡江南 。
贺知章拖着孱弱的身躯 , 一路颠簸 , 双脚终于踏在了熟悉的土地上 。
一别五十载 , 几多沧桑 , 几多迟暮 , 桑榆已晚 , 唯有那一口乡音未变 。
不曾想 , 久别归来 , 村口几个孩童们笑嘻嘻地望着自己 , 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 。
孩童无心 , 诗人有意 。刹那间 , 他强烈地感觉到:流水依旧 , 故人不在 , 曾经相熟的一切是那么陌生 , 自己竟成了故乡的外人……
贺知章百感交集地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
离家多年的他 , 猛然间发现 , 故乡早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 , 他想见的少时玩伴早化作村头一方矮矮的坟墓 。
只有镜湖仍是旧时模样 , 虽然他阔别镜湖已有几十个年头 , 可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涟漪的镜湖碧水 , 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 。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日里 , 贺知章在镜湖边的故居过着宁静的生活 。内心沉淀大半生的混浊 , 似乎也让那片镜湖的水波涤荡清澈了 。
独立镜湖 , 万千感涌 , 齐上心头 , 他把温柔的眷恋和至真的深情 , 留给了镜湖:
离别家乡岁月多 , 近来人事半消磨 。
惟有门前镜湖水 , 春风不改旧时波 。
贺知章念了故乡一辈子 , 好不容易归来后 , 却并没机会和故乡待太久 。
因为老病相催 , 回到故乡的他身体已每况愈下 , 没多久 , 就平静地告别了人世 。
贺知章生于公元659年 , 卒于744年 , 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唐的太平盛世 。他离世11年后 , “安史之乱”爆发 , 而他早已安然度过岁月漫长 。
这个在外漂泊大半生的游子 , 长眠在故乡的青山绿水里 , 实现了落叶归根……
-作者-
弯弯 , 愿用厚重作纸 , 清淡作笔 , 书写流年 。
贺知章与李白:我们也期望岁岁年年 , 但终究没有来日方长3作者:珮安歌 ,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中国的古诗词历史中 , 歌颂友情一直是常见的作诗灵感之一 。我们都说知己难寻 , 对诗人们来说亦是如此 , 往往遇见志同道合的人便总是一起相约饮酒作诗 , 留下过诸多千古名句 。
一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依依不舍 , 又如“吾谋适不用 , 勿谓知音稀”的安慰鼓舞 , 再如“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宽阔 。
历史上不乏著名的伟大友情 , 如伯牙与子期 , 李白与汪伦 , 白居易与元稹 , 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哪怕在几千年后的今天 , 依旧被后世诉说和赞叹 。
在众多友情中 , 贺知章与李白的这一段忘年之交 , 显得特别且略有遗憾 。
二人年龄相差四十年 , 虽结交时一见如故 , 彼此欣赏 , 但不同于很多朋友之间 , 他们没有机会一道经历人生的起伏坎坷 , 没有那么多时间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 。他们也渴望可以和知己走过世间山河 , 穿过时间年岁 , 但是这份短暂的友谊 , 终是留下了遗憾的美丽 。
1
这份友情的特别之处要首先从二人的差异性说起 。贺知章生于约659年 , 少时就擅诗歌 , 695年中状元进入仕途 , 先后任职国子四门博士 , 太常博士 , 礼部侍郎 , 太子宾客等 。
八十六岁寿终 , 追赠礼部尚书 。在他的一生中 , 可谓是将每一件事都做到了极佳 , 读书便是得到头名 , 为官则是颇受唐玄宗重用 , 不乏升迁提拔 。
贺知章为人正直真诚 , 豪放不羁 , 他的诗词作品中 , 最擅长写景咏物 , 表达的感情均是清新且明丽 。那孩童皆知的“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 以及“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都描写着生活中常见的景象 , 让读者产生亲近和熟悉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