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有哪些 积极人格特质有哪些


人格特质有哪些 积极人格特质有哪些

文章插图
人格特质有哪些1(1)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
(2)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
(3)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 。
(4)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
(5)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 。
活得「成熟而通透」的人都有这9个心理特质2最近,我们在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KY小姐姐,我是一个活得很纠结的人,只要白天遇到想不通、不顺心的事情,晚上就会越想越睡不着 。虽然今年已经30岁了,但感觉自己在处理问题上很不成熟,常常欠考虑,做选择时也找不到最优解 。
我很羡慕身边那些人间清醒又成熟的人,ta们总能找到自己要走的路,知道自己当下该做什么 。我要怎么做才能像ta们一样成熟通透呢?”
其实,有些人之所以能活得明白,确实是因为ta经历了许多,也就想明白了许多 。不过一个人是否成熟通透,与年龄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总结了活得「成熟通透」的人一般会有的9个特征,这些特征都是我们能够培养发展的,愿年轻的你也能踏上越活越明白的人生之旅 。
1. 擅长自我觉察与反省,
有「清晰稳定的自我」
自我探索是一场持续终生的旅程,那些活得明白的人一般会更擅长自我觉察,包括觉察自身的喜好与厌恶、优势与弱点、目标与愿望 。
在觉察的基础上,ta们也能够以一种接纳、不评判的方式进行自我反省,持续地探索自身的性格特征、情绪状态与行为的深层动机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对自我保持觉察与反省能够使人拥有更高的自我概念清晰性(self-concept clarity),也就是能够对自我有更清晰、明确和相对稳定的认知(Campbell, 1990) 。
拥有清晰而稳定的自我,能够让人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遇事不纠结,更少精神内耗 。研究发现,高自我概念清晰性能够使人在面对消极事件时更少被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困扰,也能够保留更多的认知资源,以更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和处理生活中的难题(Kusec et al., 2016) 。
2. 知道“自己有很多面”,
并能灵活地调用它们
一个自我发展成熟的人更难被一两个标签定义,ta们往往拥有更高的自我复杂性(self-complexity),理解自己“有很多面”,它们彼此不同,却都是自我真实而重要的一部分 。
就像法国心理治疗师弗雷德里克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两者不可分割,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人 。”
自我复杂性高的人一般能够在面对不同场景和需求时,灵活调用出自身的不同方面,在适应以不同社会角色的要求,这是自我发展成熟度高的一种表现(Rafaeli-Mor & Steinberg, 2002) 。
比如,一些成熟的「姐姐」型女性可盐可甜、可飒可爱,既能在职场能表现出独当一面的强大,也能在朋友或伴侣面前也表现出善解人意的温柔,这样的她们遇事更能灵活变通,对复杂的生活也有更高的适应性 。
3. 对自己情绪诚实
情绪诚实(emotional honesty)意味着能觉察一个人内心真实、深层的情绪,也愿意选择将自己的真实情绪表露出来(Brill, 2000) 。这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但想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
为了能够达成某些目的,有些人在生活中会习惯性地粉饰情绪,比如为了取悦他人强颜欢笑 。然而,伪装情绪会导致情绪功能失调(emotional dissonance),诱发更多的消极情绪,开启一种“高耗能”的生活模式(Abraham, 1998) 。
成熟的人能够对自己情绪诚实,是因为ta们能够看明白「情绪多样性」的价值 。尽管我们都追求开心快乐,但悲伤、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能够让人更好地觉察威胁,共情他人,从挫折中吸取经验,它们就像是人体的微量元素,不需要太多,但也不可或缺 。
理解「情绪多样性」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接纳自身的负面情绪,成为对自己情绪诚实的人,与他人建立起真诚而非虚假的联结,也活出更真实的自我 。
4. 能保持「有意识的无知」,
放下预判接触不同的人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叫做普洛克路斯忒斯(Procrustean)的强盗,他开了家黑旅店,店只有一张床,如果他的客人很矮,他就会把人的腿拉长;如果客人太高,他就会把人的腿截短,以适应床的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