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李自成为何起义失败?

导读:李自成人称李闯王 , 是中国历史上农民领袖的代表 。都说翻身的农民比地主还狠 , 这句话用在他的身上最为恰当不过了 。中国经历过数次农民起义但最终很多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 那么李自成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李自成为何起义失败?】网络配图

李自成实行的政策是打击官僚地主阶级、保护农民阶级利益 。这种政策在李自成起兵的初期起了很极积的作用 , 最起码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 这就是大顺军在初期发展得很快的主要原因 。李自成在1643年以前 , 为了维护农民阶级利益实行了三年免赋 , 李自成推行的“免赋”政策并不是减免而是全免 。“跟了闯王不纳粮”这可不只是口号 , 李自成确实做到了“不纳粮” 。而被打得就剩几百号人的李自成从深山老林里出来 , 然后很短的时间内东山再起 , 就是靠“不纳粮”这政策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
“不纳粮”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 李自成的大顺军吃、喝、拉、撒、睡都是要花钱的 , 打起仗来那就不叫花钱了 , 那叫烧钱 。农民免赋了 , 那钱从哪里来?这钱是不会从地里长出来的 , 总得有人出吧 。李自成想出了一个办法 , 那就是以“追赃助饷”代替田地的赋税 , 农民不出钱那就让地主出钱 , 反正地主有的是钱 。这个“追赃助饷”其实就是抄地主、富商、王公、贵族的家 , 没收他们的所有财产 , 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收他们的所有非法所得 。
1643年十月孙传庭的部队被大顺军消灭后 , 明朝官员知道明朝已经不行了 , 政治态度发生了转变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把这看成是历史上习以为常的改朝换代 , 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归顺李自成 。他们会归顺李自成 , 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切自利益不受损害 。
网络配图

而这时的李自成并没有放弃维护农民阶级利益的基本原则 。在“追赃”过程中官僚地主们“非法”得来的家财难以保全 , 有的官僚地主甚至还要遭受牢狱之灾 , 这对于归顺大顺政权的官僚地主阶级来说确实是想不到的 。官僚地主们之所以会归顺大顺政权 , 正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 。然而 , 整个官僚地主阶级却成了李自成打击的对象 , 李自成的政策使官僚地主们失望了 , 彻底失望了 。他们在饱尝李自成的铁腕政策之后 , 不惜愤愤地骂道:这算是什么新朝廷 , 简直就是一群飞贼 , 贼性难改呀(岂兴朝之新政哉 , 依然流贼而已) 。
本来这些明朝的官僚地主阶级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才投靠大顺的 , 没想到自己的利益不但没有得到保护 , 而且受到了损害 , 这时投降大顺的前明官僚地主阶级就产生了心理落差 , 然后满清政府给这些官僚地主阶级点好处 , 这些官僚地主阶级就会效忠清朝 。想一想以前投降大顺的前明将领 , 在后来基本上清一色地又投降了满清 , 并不是他们想当汉奸 , 而是他们认为跟着李自成太没前途了 。
官僚地主们归顺大顺政权 , 正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惜当汉奸 , 要知道这些官僚地主阶级是没有政治信仰的 , 今天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归顺大顺政权 , 明天他们会因为自身的利益投降清朝政权的 , 这就看谁给得自己好处大了 , 而以后的事实证明 , 清朝在拉拢前明官员上是舍得花血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