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官员为讨小老婆为何致大明王朝覆灭

1979年12月29日 , 气象学家洛仑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演讲时宣称: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 , 几天后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这一论断被人们称为蝴蝶效应 , 它常常用来说明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之间有着怎样意想不到的关系 , 也用来说明微小的细节也会带来巨大变故 。无独有偶 , 在英国民间 , 自从十五世纪以来 , 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 , 民谣唱道:少了一枚马掌钉 , 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 , 失去了一匹战马 。失去了一匹战马 , 打败了一场战役 。打败了一场战役 , 毁掉了一个国王 。这首听起来有些滑稽的民谣 , 讲述的是一个真实故事:1485年 , 英国国王查理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 。
网络配图
此役将决定双方到底谁成为新的英国国王 。战前 , 马夫到铁匠铺为查理三世备马 , 铁匠因近日来一直忙于为军马钉马掌 , 铁片用完了 , 他向马夫请求宽限时间 。马夫表示大战在即 , 等不及了 。铁匠只好把一根铁条切为四份加工成马掌 。当钉完第三个马掌时 , 铁匠又发现钉子不够了 , 要求去找钉子 。
马夫不耐烦了:“上帝 , 军号都响了 , 我等不及了 。”铁匠为难地说:“缺少一根马掌钉 , 钉上去也不牢固 。”马夫说 , “你就凑合一下吧 。”——这样 , 查理三世的战马的第四个马掌就少了一颗马掌钉 。
战斗打响 , 查理三世率军冲锋 。这时 , 意外发生了:他的坐骑因突然掉了一只马掌而马失前蹄 , 倒霉的查理三世栽倒在地 , 惊恐的战马脱缰而去 。国王的落马使士兵们阵脚大乱 , 一时间溃不成军 , 原本胜算在握的查理三世竟然成了俘虏 。绝望中 , 郁闷万分的查理三世长叹:“卖糕的 , 我的事业竟然毁在这匹马身上!”后来 , 莎士比亚对此也总结说:马 , 马 , 一马失天下 。
从查理三世因一根马掌钉痛失江山 , 到大明帝国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 时间悄然过去了一个半世纪 , “清歌漏舟之中 , 痛饮焚屋之下”的大明官员们自然不知道这个远在万里之外的夷人故事 , 只是 , 就像不可能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悬崖一样 。
人类社会内在的普遍原则 , 东西方同样适用 。如果用蝴蝶效应和马掌钉连锁来分析明王朝的灭亡 , 那么 , 这个立国两百余年、曾经威震东方世界的老大帝国 , 它的灭亡竟然和一个高级官员讨小老婆有关 。这个官员叫毛羽健 , 湖北公安人 。像大多数那个时代的官员一样 , 都是学而优则仕的佼佼者 。毛羽健在京城任御史 , 也就是监察部的高级官员 。从历史留下的记录看 , 毛基本还算一个敢于说话、比较正直的人 。这个正直的人有一大毛病:惧内 。用现在的话说 , 叫怕老婆 。那时候 , 讨小老婆是文人士大夫常有的事情 , 毛羽健想得牙痒痒 , 却碍于河东狮 , 提都不敢提 。面对如花似玉的侍女们 , 从来都做出柳下惠再世的样子 。有一年 , 毛羽健好不容易把老婆哄回老家去探亲 , 老婆前脚刚走 , 老毛马上就偷偷纳了一房小妾 。他哪想到 , 这事还是被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婆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