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寻行为,什么是搜寻理论( 五 )


3、尼科西亚模式
尼科西亚在1966年在《消费者决策程序》一书中提出这一决策模式 。该模式有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信息源到消费者态度,包括企业和消费者两方面的态度;第二部分,消费者对商品进行调查和评价,并且形成购买动机的输出;第三部分,消费者采取有效的决策行为;第四部分,消费者购买行动的结果被大脑记忆、贮存起来,供消费者以后的购买参考或反馈给企业 。
4、恩格尔模式
该模式又称EBK模式,是由恩格尔、科特拉和克莱布威尔在1968年提出 。其重点是从购买决策过程去分析 。整个模式分为4部分:①中枢控制系统,即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②信息加工;③决策过程;④环境 。
恩格尔模式认为,外界信息在有形和无形因素的作用下,输入中枢控制系统,即对大脑引起、发现、注意、理解、记忆与大脑存储的个人经验、评价标准、态度、个性等进行过滤加工,构成了信息处理程序,并在内心进行研究评估选择,对外部探索即选择评估,产生了决策方案 。在整个决策研究评估选择过程,同样要受到环境因素,如收入、文化、家庭、社会阶层等影响 。最后产生购买过程,并对购买的商品进行消费体验,得出满意与否的结论 。此结论通过反馈又进入了中枢控制系统,形成信息与经验,影响未来的购买行为 。
5、霍华德——谢思模式
该模式是由霍华德与谢思合作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购买行为理论》一书中提出 。其重点是把消费者购买行为从四大因素去考虑 。①刺激或投入因素(输入变量);②外在因素;③内在因素(内在过程);④反映或者产出因素 。
霍华德——谢思模式认为投入因素和外界因素是购买的刺激物,它通过唤起和形成动机,提供各种选择方案信息,影响购买者的心理活动(内在因素) 。消费者受刺激物和以往购买经验的影响,开始接受信息并产生各种动机,对可选择产品产生一系列反应,形成一系列购买决策的中介因素,如选择评价标准、意向等,在动机、购买方案和中介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便产生某种倾向和态度 。这种倾向或者态度又与其他因素,如购买行为的限制因素结合后,便产生购买结果 。购买结果形成的感受信息也会反馈给消费者,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下一次的购买行为 。
[编辑本段]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关于消费行为的观点
1、经济的观点
在经济学理论中,消费者通常都是被描写为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 。这种“经济人”的理论模型,已经由于许多原因而受到消费者研究者们的批评 。要像经济学所说的那样做出理性的行为消费者应该:(1)了解所有的可以获得的产品选择项;(2)能够按照每一个选择项的利弊来正确地将它们排序;(3)能够找出最好的选择项 。然而在现实中,消费者很少能够拥有所有的信息或充分准确的信息,也很少有足够大的参与欲望和动机来做出这种所谓的“完美的”决策 。
同时消费者心理学研究认为由于如下所述的原因导致经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消费者模式是不现实的:(1)人们受他们已有的技巧、习惯和反应能力的制约;(2)人们会受他们已有的价值和目标的制约;(3)人们受他们的知识范围的制约 。消费者常常是在一个并不完全理想的世界中进行决策,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并不是根据经济方面的考虑如价格与数量关系、边际效用等问题 。事实上,消费者通常并不愿意进行广泛的决策,他们更可能是进行一个“满意的”、“足好的”决策 。再如,近来的研究发现消费者讨价还价的最初动机不是像我们长期以来所认为的那样是为了获得一个较好的价格(即,以更好的价位购买),而是与成就需要、归属需要和支配需要相关 。这一点对研究广告与营销策划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