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美食 湛江美食文化

湛江美食1

湛江美食 湛江美食文化

文章插图
湛江美食有白切鸡、簸箕炊、雷州大粽、油炸虾饼、牛杂串、木叶夹、猪肠粉等 。
1、白切鸡形状美观,皮黄肉白,肥嫩鲜美,滋味异常鲜美,十分可口,肉色洁白皮带黄油,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佐以姜蓉、酱油,保持了鸡肉的鲜美、原汁原味,食之别有风味 。
2、簸箕炊是广东省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在茂名地区的电白、高州、信宜、化州、以及湛江地区的湛江各区,遂溪县、廉江市、吴川市、雷州市、徐闻县一带非常盛行 。因其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化州又称“格籺”或“簸箕籺” 。遂溪西边沿海的港门镇、北坡镇、草潭镇、杨柑镇等称之为“白籺”,湛江市区及廉江市称其为簸箕炊 。以廉江簸箕炊最为出名 。
3、雷州大粽是广东雷州的传统小吃吃,属于粤菜系 。历史悠久,曾有天南佳品之称 。做法是以糯米为皮,莲子、猪肉、红枣、香菇等作馅,用海南大粽叶包裹,蒸4~5个小时即熟 。雷州人吃大粽常与牛肉汤一起吃,称之牛肉大粽 。
4、虾饼是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生虾肉、面粉等 。最早流行于江南地区,虾饼作为江苏省常州市的特色传统小吃,最为有名 。在常州,由于虾饼的形状类似腰鼓一样打着皱又被称为“铜鼓饼” 。
5、牛杂串是广东湛江著名的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 。最关键的是那煲滚烫浓香的酱汁,里面除了面酱之外,八角、茴香、花椒、陈皮等各种香料是必不可少的 。牛杂串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小食之一 。当北方寒潮南下,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时,赤坎的横街窄巷便飘起了一阵阵煮牛杂串的香味来 。
6、木叶夹有香、甜两种,均以糯米粉作皮,香者以花生、鳅鱼、虾米、咸萝卜等混合作馅;甜者以白糖、椰丝、芝麻、花生仁等混合作馅 。做好后用木菠萝叶或者蕉叶在两旁包住,蒸大约一小时即熟 。
7、猪肠粉是广东老西关地道的传统小吃,猪肠粉的蒸制与沙河粉相似,以竹窝盛稀米浆蒸成薄粉皮,再将粉皮卷起成长条形,因其状如猪肠而得名,也称“卷粉”,白如雪,薄如纸,以特别嫩滑为著称 。
湛江另类美食排行榜,第一个就给我送走了2湛江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 注
早有传闻说
广东人吃的东西令人闻风丧胆
“人头饭”“煲仔饭”“油炸鬼”
都是湿湿碎
作为广东人成员之一的湛江人
这些闻风丧胆的
奇奇怪怪的食物
你吃过几个?
#1
龙虱
致命三连问:
这个不是蟑螂吗?
这种东西真的可以吃吗?
真的不会死吗?
龙虱属水生昆虫,有壳有翼,因为个样好似甴曱,所以民间又叫“水蟑螂”或“水曱甴 ”,被誉为“水中人参” 。
龙虱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颇受湛江人喜爱 。椒盐炒龙虱、油炸龙虱都是湛江饭店常见的菜式 。这碟“黑蚊蚊”的东西,应该劝退了不少吃货,但当你鼓起勇气放一只进嘴巴里,比十八岁还要卜卜脆啊!
#2
江洪鱼露
江洪鱼露是湛江市遂溪县的三宝之一,它是用生猛的青鳞鱼放置于瓷瓶中腌制、发酵等一系列处理而成 。历经时间的沉淀,变成了一道全新的美味 。
鱼露的烹调运用与酱油相似,煎、炒、蒸、炖皆可用,可赋咸、起鲜、增香、调色,可祛膻腺,除油腻味,味道极其鲜美 。
据说,经过发酵的鱼露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铁、钙、碘等矿物质,营养丰富易于被人体吸收 。
#3
雷州牛膏
说起滋补药膏,湛江并不缺 。每到冬天,雷州半岛的人们最喜欢熬制牛,羊,虎,鹿等珍贵动物膏来滋补身体,驱寒暖身 。
牛膏,是以牛骨、牛筋、牛鞭配合人参、红枣、枸杞、当归等滋补中药材,辅以红糖,通过古法熬制而成 。具有壮骨强筋、益髓填精、固本培元、补钙、增强免疫力等效果 。
#4
蚕蛹
蚕蛹享有“蛋白质之王”的美誉 。民间至今还广为流传着“七个蚕蛹一个蛋”的说法 。
蚕蛹适合水煮、油炸、干煸、爆炒等多种烹调方法,常见的菜肴有香酥蚕蛹、煮蚕蛹、清卤蚕蛹以及孜然蚕蛹等 。但无论何种做法,吃前必须充分加热,煮沸后再进行其他烹调 。建议食用前将蚕蛹一切两半,取出黑心 。这样做不仅能充分入味,还能提升口感 。
#5
鸡屎藤
湛江人总是深爱着鸡屎藤糖水,有着清热祛湿、消积化食的功效 。那鸡屎藤是用鸡的粪便做的吗?当然不是,它的原材料是一种中草药,因许多人觉得其味道有点像鸡屎味,才被称为鸡屎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