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作者文学批评观点 昭明文选的作者是谁昭明文选的作者


昭明文选作者文学批评观点 昭明文选的作者是谁昭明文选的作者

文章插图
昭明文选的作者是谁昭明文选的作者1作者是萧统 。《昭明文选》这部文选收录了从先秦到梁代近一千年的许多著述,共三十卷,752篇,在南北朝时就风行一时 。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李善为《文选》作注,成书六十卷 。到了宋代,有 《文选》烂,秀才半 ”的说法 。而放到现在,它更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地位可见一斑 。
萧统:501年-531年,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武进县)人 。南朝梁宗室、文学家 。中大通三年(531年),英年早逝,谥号昭明,葬于安宁陵,后世称为昭明太子” 。天正元年(551年),侯景拥立豫章王萧栋即位后,追尊昭明皇帝 。大定元年(555年),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政权,追尊昭明皇帝,庙号高宗 。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2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杜甫如何教子
作者:朱美禄(贵州财经大学教授)
杜甫是唐代诗歌巨擘 。远祖杜预,乃西晋名将,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可谓允文允武 。祖父杜审言,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崔融、李峤、苏味道一起合称“文章四友”,且成就最高,被杜甫赞为“吾祖诗冠古” 。父亲杜闲,曾官兖州司马 。可见杜甫家族长期以来“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资料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到了祖父这一代,因为能诗,杜甫家族便又形成了一个新传统:写诗 。南宋赵蕃说:“究其所源流,盖匪一日基 。有如审言门,遂至杜拾遗 。”元初王义山也说:“少陵元是谁家数,衣钵当初自审言 。”家族写诗传统对杜甫影响很深,他在《壮游》一诗中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少年杜甫文名彰著,成了不折不扣的“别人家的孩子” 。长安十年困顿,政治理想虽未实现,却使杜甫认清了社会现实,写出了一些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诗歌题材发生了变化,再现了动荡流离的社会现实,具有史的认识价值,被誉为“诗史” 。需要指出的是,杜甫诗歌在对社会现实书写的同时,也是对家族诗歌传统的发扬,清人郑鸿评价道:“渊源家学千秋继,不愧诗名在杜家 。”
杜甫育有两子——宗文、宗武,“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舐犊情深可见一斑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杜甫一生漂泊不定,贫困潦倒,没有什么财富传诸儿子,况且“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所以杜甫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读书上 。由于祖父杜审言与杜甫本人皆能诗,杜甫对家族诗歌传统甚至踵事增华,发扬光大,所以他在《宗武生日》一诗中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希望儿子也能诗,使家族诗歌创作传统薪火相传,以维护家声不坠 。能让阅读服务于写诗的最佳经典文本,在杜甫看来无疑就是《昭明文选》了 。《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文选即由此得名 。《文选》三十卷,所选文章起自周代,迄于萧梁,以诗赋为主,旁及多种应用文类,可谓括综百家,弥纶万品,“撮道艺之英华,搜群言之隐赜” 。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李白“前后三拟《文选》”,清人江湜也说:“唐朝进士科,习传《文选》学”,由此可见唐人崇尚《文选》之一斑 。受时代思潮影响,所以杜甫要求儿子“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也就是须精熟《文选》,而不要追求物质享受 。“《文选》理”之“理”,清人翁方纲解释为“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是一种道德伦理 。其实杜甫未必这么狭隘,这个“理”字更应该是指诗歌创作方法、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涵 。在《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一诗中杜甫又说:“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 。”由于杜甫一再对儿子强调要阅读《文选》,南宋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指出:“《文选》中求议论而无,求奇丽之文则多矣 。子美不独教子,其作诗乃自《文选》中来,大抵宏丽语也 。”可见《文选》在某种意义上说乃是杜甫诗歌创作的武库,黄庭坚谓杜甫作诗“无一字无来历”,葛立方说“杜子美诗善用《文选》语”,赵次公指出杜甫“使字多出《文选》”,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既然自己受用不尽,杜甫要求儿子把《文选》读得滚瓜烂熟,也就不难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