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雪节气的由来1

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文章插图
古人云:大者 , 盛也 , 至此容而雪盛也 。到了大雪这个时候 , 雪往往下很大、且范围也广 , 所以叫大雪 。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 , 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大雪 , 斗指癸 , 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 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满等节气一样 , 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节气大雪的到来 , 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 , 降水量渐渐增多 。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 。
大雪节气是要下大雪的意思吗?大雪节气是怎么来的 , 有哪些习俗?2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 , 便进入到了大雪节气 , 这个时候太阳运行位置到达黄经255度 , 大雪节气的下一个节气是冬至 , 白天越来越短 , 夜晚越来越长 , 直到冬至平分24小时 , 而这也意味着农历新年即将到来 。
大雪节气的由来
大雪节气是相对小雪节气来说的 , 小雪节气并不是说到了这个节气就会下小雪 , 同样大雪节气也是如此 , 据古籍《三礼义宗》记载:“大雪为节者 , 行于小雪为大雪 。时雪转甚 , 故以大雪名节 。”这句话的大意是到了大雪这节气 , 雪往往会下的比较大 , 下雪的概率也会增加 , 降雪的范围也会更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有这样的记载:“大者盛也 。至此而雪盛也 。”
到了大雪这个节气 ,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温度都降到0度以下 , 这段时间北方大多数地区会降雪 , 而南方地区也会遭遇到寒流的影响而导致降温 , 尤其是长三角地区 , 在大雪节气的时候才更能感受到冬天的到来 。
大雪节气天气有哪些变化
古代人非常重视节气 , 节气与农耕生产息息相关 , 在古代 , 每个节气都是一个节日 , 因此 , 对于大雪节气气候的变化 , 古人也有总结 , 只不过这个总结是按照中原地区的气候进行的 , 古代北方是政治中心 。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比较形象的描述了这段时间天气的变化 。
一候:鹖鴠不鸣 。鹖鴠是一种鸟名 , 意思是在大雪时节里 , 飞禽走兽都了无踪迹 , 就连栖息于山岩峭壁的岩洞或裂缝中的鹖鴠都停止了鸣叫 , 这说明天气冷到了极点 , 多数动物都已经找合适的地方过冬 , 或者大部分时间都躲在窝里不出来 , 大自然寂静而又安宁 , 这就是飞禽走兽的冬藏 。
二候:虎始交 。大雪节气是老虎求偶的时候 , 在这个节气里求偶以后 , 孕育新的生命 , 等到第二年的春天 , 万物复苏 , 刚好是虎宝宝出生的时候 , 那个时候也有充足的食物 , 这代表了生命的孕育和延续 。
三候:荔挺出 , 荔并不是荔枝 , 而是一种兰草 , 大雪时节 , 万物沉寂 , 但却有一种叫荔的兰草 , 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 在此时独自长出地面 , 荔草也叫兰 , 是一种野草 。从春天到秋天 , 不知疲惫地在风雨中贡献生命的绿意 , 甚至到了冬天 , 万物凋零 , 荔草还在不知疲惫的抽出新芽 , 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量 。
谚语有云:瑞雪兆丰年 , 冬天的积雪覆盖大的可以保持地面及作物周五的温度不受寒流的侵袭而降的过低 , 为冬天作物如小麦的过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 天气变热的时候积雪融化 , 又增加了土壤水分的含量 , 为作物的生长所需要 , 另外 , 据研究表明 , 雪水中的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 5 倍 , 相当于肥料的作用 , 所以才有“今年麦盖三层被 , 来年枕着馒头睡”农谚 。
大雪节气的风俗
大雪虽然不如冬至那般有众多的习俗 , 但是在这一天人们还是要很多准备 , 有很多的活动 , 活动有打滑挞、赏雪 , 而在吃方面 , 有腌肉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