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在哪个位置 郑国渠在哪里哪个地方( 四 )


(3)描述郑国渠渠首地理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位置的主要原因 。
答案:(l)旱灾;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降水偏少(“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春季(夏半年)蒸发量大 。
(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泾河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 。
(3)郑国渠渠首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因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郑国渠泥沙淤积,输水渠渠底(或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为使得泾河水能自流到渠内,在上游河段(高海拔河段)设置新的渠首(取水口)以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 。
【解析】
(1)《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渠成才无凶年,说明凶年是旱灾 。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造成干旱 。区域内年降水量较小,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春季气温回升,雨季未到,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
(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郑国渠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泾河来自黄土高原,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 。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使关中为沃野,盐碱土壤变成肥沃土壤 。
(3)根据图示先秦以来郑国渠渠首的位置和修建时间,可以看到郑国渠渠首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 。原因是郑国渠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强,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 。郑国渠泥沙淤积,输水渠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 。在上游河段的海拔高,在海拔高处设置新的渠首,即取水口,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 。
试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我国自古就重视水利,修建了大量著名的水利工程,惠及当代和后人 。郑国渠系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兴修的大型灌溉渠 。该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千米,灌溉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的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兼有其他环境效益 。下图示意秦代郑国渠和西汉白渠经行路线 。
(l)分析秦囤修建郑国渠的原因,并评价其选线的合理性 。
(2)郑国渠开凿以来,干渠首部逐渐抬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 。请说明原因 。
(3)分析郑国渠、白渠的修建对关中地区产生的综合效益 。
【答案】
(1)原因:关中平原降水总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旱涝多发,农业用水短缺 。评价:沿线地表较为平坦,工程难度小;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位于山麓地带(靠近关中平原),居高临下,可以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全线实现自流。
(2)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使干渠首部抬高,河水不能入渠。
(3)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了农业稳产、高产;减轻了关中平原的洪涝威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解析】
(1)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而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多旱涝灾害,农业水源短缺,从而不利于于农业的发展 。线路的评价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沿线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沿线地表较为平坦,工程难度小;图中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可调水量较大;调水源地位于山麓地带,海拔较高,沿线地区,海拔由高到低,可以把高处的水源调入灌溉区,同时可以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全线实现自流 。
(2)读图分析可知,郑国渠的水源来源于泾河,而泾河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水含沙量大,泥沙在干渠首部淤积,从而使干渠首部抬高,河水不能入渠 。
(3)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方面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了农业稳产、高产;另一方面减轻了关中平原的洪涝威胁;最终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