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校外住宿 南昌航空学生宿舍腐尸 南昌航空大学杀人事件

文/肖行
前有南宁一大一新生的一跃而下,后有北交大一大三学生的跳楼身亡 。二者都留有遗书,皆声称前途渺茫 。由于未知全貌,于此不敢妄加评议 。虽是个例,然而当得知有学生面对生命的困惑无法释然,动不动就走极端“海陆空”三位一体地急着将自己变成永恒,年轻生命过早地陨落,除惋惜外,却让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还有些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惶惶而不可终日 。我决定为此做点什么,但我又能做点什么呢?积习中写下了以下文字,但我深知,自己的思想是何等的肤浅,逻辑体系是何等的不够缜密,但我的心是真诚的、炽热的、执着的 。

南昌航空大学校外住宿 南昌航空学生宿舍腐尸 南昌航空大学杀人事件

文章插图
01.冷漠生命观的悄然而至

生命观是指人在对自身生命存在、价值及意义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些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 。人的生命是大千世界最可宝贵的,对个体而言,失去生命就意味着失去了整个世界 。人们可能用金钱买到其他的东西,唯独买不到的就是生命,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找不到可与人的生命相比照的等价物 。因此,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口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

生命受之于父母,成之于社会 。生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 。家庭是由一个个独特的个体所组成,每一个个体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细胞 。任何一个生命的失去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对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尤其是年轻人的失去,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家庭来说,更是一灭顶之灾 。可遗书中将生命写得如此的轻描淡写,如此的不足轻重,最后经深思熟虑后还是选择毁灭自己,还宣称与他人无关 。死因确实与他人无关,但生命与他人息息相关,怎能因一时的挫折就轻言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呢?

马克思早已告知了我们:“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本质不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中,而是存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并由社会关系决定 。近年来,一件件让人痛心疾首的对生命的自残和对他人生命、自然界生命视如草芥的事件频见报端;一幕幕见危不助,见死不救,见伤不扶,对他人(物)的生命及生存状态非常漠视和冷淡的道德悲剧也屡见不鲜 。虽每件道德悲剧都各有其独特的原因,但共同特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生命的藐视和冷漠 。
02.冷漠生命观的成因分析
产生“冷漠”的原因是复杂的,笔者粗浅认为人们形成冷漠生命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命认知的“不足”
在对生命的自身认识方面,有些人对自身生命存在的认识不全面,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得过且过,表现出一种茫然的心态 。在对他人(物)生命的认识方面,有些人在非常惜爱自身生命的同时却对他人(物)的生命表现出极大的冷淡和漠视,这样,非常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物)生命的行为 。在环境适应方面,部分人们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较弱,在挫折和压力面前容易气馁,丧失斗志,觉得自己无丝毫的成就感,而表现出对生命的漠视 。近来发生的北理工大自缢身亡的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跳楼身亡的女研究生、华中大跳楼的研究生……青春年华就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惋惜 。在评价生命价值方面,由于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盛行,有些人在片面追求实际利益中迷失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不择手段,不惜损害集体和他人(物)的利益,甚至威胁他人(物)的生命 。早些年接连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致死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口角刺死室友案”,“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腐尸案”……高校同窗相煎命案让人惊愕之余,无不让人感慨那些扭曲的灵魂及漠视生命的心 。
南昌航空大学校外住宿 南昌航空学生宿舍腐尸 南昌航空大学杀人事件

文章插图
(2)人性向善向上动力的“短路”

“兔死狐悲,物哀其类” 。按“人心向善”的道德想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恪守敬畏、珍爱、关爱同类生命的原则和底线,否则,天理难容,良心难安,一辈子都难以释怀 。可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碰到漠视生命的“道德事件”时,往往选择逃避,绕道而行或掩面而过,而且还为了摆脱自己骨子里的“道德小人”,主动与冷漠者划清界限,群体剑拔弩张地不失良机不遗余力地谴责他们,而自己往往也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人人骂冷漠最终人人皆冷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