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刮痧的方法 颈椎病刮痧方法图解 刮痧对颈椎有好处吗

颈椎病刮痧方法图解11.选穴外关穴、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足三里、血海穴、天柱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合谷穴、局部阿是穴 。
不同穴位的刮痧功效:
(1)颈椎病选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和足少阳胆经的风池、肩井穴,可祛风通络;
(2)选督脉的大椎穴,可祛湿寒;
(3)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生气化血;
(4)选足太阴脾经的血海穴,可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5)选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可润筋骨、滋阴血、通经气;
(6)选手太阳小肠经的肩中俞、肩外俞穴,可舒筋活络、祛风止痛;
(7)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和局部阿是穴,可通经止痛 。
2.简便取穴方法(1)外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
(2)风池穴: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
(3)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
(4)大椎穴: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
(5)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
(6)血海穴:屈膝,于髌骨内上缘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按摩者面对被按摩者,用手掌按在被按摩者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即是本穴 。
(7)天柱穴:端坐低头,位于颈后区,触摸颈后两条大筋,在其外侧后缘发际边缘可触及以凹陷处即为该穴 。
(8)肩中俞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低头,在后颈部最突起的椎体往下数第7颈椎棘突,在其下方旁开2寸处即是肩中俞 。
(9)肩外俞穴: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线上取穴 。
(10)合谷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近第2掌骨桡侧缘的中点;或以拇指指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按下,当拇指尖处 。
(11)阿是穴:没有固定位置,身体疼痛点即为阿是穴 。
3.刮痧方法(1)涂抹红花油:先在需要刮拭的位置上涂抹红花油,准备好刮痧板 。
(2)刮颈后及肩部:沿颈侧肌肉走行,由风池穴刮拭肩外俞穴,重点加强风池、天柱、肩中俞、肩外俞穴的刮拭 。
(3)刮下肢:沿足阳明胃经走行,由外膝眼自上而下刮拭,重点加强足三里穴 。沿足太阴脾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至膝关节上方,重点加强血海穴的刮(4)刮上肢:分别刮拭或点按外关、合谷穴 。
(5)刮局部痛点:刮拭或点按局部阿是穴 。
注意:在进行刮治时要嘱患者尽量放松,术后嘱其进行功能锻炼,以活血通络 。
刮痧对颈椎有好处吗2采用正确的刮痧手法,对颈椎是有好处的 。
一般颈椎病不好,主要是由于颈项部反复挫伤及劳损有密切关系,疼痛的程度因劳累或受寒而加剧,疼痛部位与经络的循行有密切关系 。而采用刮痧手法,能够刺激身体的经络穴位,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镇痛的作用,能有效缓解颈椎问题 。
颈椎病的症状表现3颈椎病在临床上多为混合症状:
1.初起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不适,颈项强直;
2.若压迫神经根可见颈肩痛、颈枕痛;
3.压迫第5颈椎以下者,可出现颈僵,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手中所持之物经常不自主地坠落地面;
4.若椎动脉受刺激和压迫,常有眩晕、头痛、头昏、耳鸣等症状,多在头部转动时诱发并加重;
5.若脊髓受压者,可有四肢麻木、酸软无力、颈部发颤、肩臂发抖,严重者活动不便;
6.若压迫交感神经,则可出现头沉、头晕、偏头痛、心慌、胸闷、肢凉、皮肤发凉,个别患者可有听、视觉异常 。
刮痧颜色代表什么4刮痧时,皮肤表面会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即出痧 。一般刮拭后半小时左右,皮肤表面的痧点会逐渐融合成片,刮痧后24~48小时出痧表面的皮肤触摸时有痛感或自觉局部皮肤有热感,这些都属于正常反应 。几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
【颈椎病刮痧的方法 颈椎病刮痧方法图解 刮痧对颈椎有好处吗】刮痧时的出痧情况,也是疾病作用于人体外部的表现,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通常,完全健康的人,刮拭后不出现痧;而一些“亚健康”人群和已经患病的人则在刮拭后会出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