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遗址殷墟 甲骨文发现于 甲骨文发现于清末还是民国

甲骨文发现记
(原题《殷墟龟甲历劫记之一》)
从2019年初开始,不断有人对我提起说: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你应该说点什么,或是写点什么 。
对于比较熟的朋友我就会说: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是2018年 。
当然有的朋友会说:发现甲骨文公认的时间是1899年,发现人是王懿荣,是官方说法 。

甲骨文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遗址殷墟 甲骨文发现于 甲骨文发现于清末还是民国

文章插图
谁公认?哪个官方?
1975年我就认为甲骨文发现于1898年,当然我的认识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那时我在吉林大学读历史系,那时教授们很好接近,甲骨文专家于省吾、罗振玉的孙子罗继祖我也能经常见到,我是从他们口中听来的 。而且见过王襄的《题所录贞卜文册》和《题易穞园殷契拓册》 。那个时代没有书籍造假,没有文章抄袭冒天之功的人 。所叙都是实情 。所以,毕业后的1984年,我写了《殷墟龟甲历劫记》一文,先发表于北京市文联所办的《北国风》杂志,后来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 。不过,连载的时候已经是1987年了 。
2019年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华书局联合举办的《甲骨文常用字字典》首发式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召开 。这似乎肯定了甲骨文的发现时日 。我也觉得我是该说点什么了,可迟迟没有动笔 。直到前些日子又回东北一趟,拜访了老师和同学,居然有的已经不在了 。回来,继续“垃圾分类”,翻出来了这篇文章,没加改动,除了个别错字修改一下,保持原样发出 。对资料来源,尽可能注明了 。
(关于李成发现甲骨文的故事,是我到安阳采访时调查所得,采访对象只记得一个人了,就是刘舒民先生 。他当时在宣传部工作 。现也退休了,社会职务是“周易”学会会长 。)
下为正文
甲骨文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遗址殷墟 甲骨文发现于 甲骨文发现于清末还是民国

文章插图
秋风渐凉,放眼望去,全是大片大片的白茬地,偶尔有几头猪窜到地里,东拱一嘴西拱一嘴,吃些没收净的籽粒 。
甲骨文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遗址殷墟 甲骨文发现于 甲骨文发现于清末还是民国

文章插图
李成站在地边,看着这个情景,不由得发出长长的叹息 。今天早晨没吃饭便挑着剃头挑子出来了,走了三四个村庄,吆喝得喉干嗓哑竞没招来一份活计 。天凉了,人们不爱剃头是个原因,更主要的是老主顾们知道他浑身上下生满疮疖,流脓淌血,又无钱求医,此时竟发出一种难闻的怪味,人们既怕传染,又怕闻味,当然谁也不找他来剃头了 。没有活干,就没饭吃,此时肠肚打架.咕噜噜叫着,饥火难熬啊!肚子饿还不算,身上的疮疖又疼又痒,他痛苦地向河边跑,想用河水洗洗止痒 。
忽然,他发现河岸的柳树?子边,散散落落地扔着一些暗灰色的龟壳、牛骨、有的破碎成指甲般大,有的则如锅底 。他拾起,用一块儿龟壳去按擦胳膊上的疮,咦!疮疖上的脓血竟被吸了去似的,顿觉轻松 。
甲骨文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遗址殷墟 甲骨文发现于 甲骨文发现于清末还是民国

文章插图

这一发现,使李成高兴万分 。他忙把龟壳兽骨都搜集起来,放到剃头挑子上挑到家中,借个药碾子碾成粉末,然后就用这粉末敷在患处,不几日,疮疖结痂,疼痛全无 。李成是个好琢磨事的人,这药能治疮疖,可能也能治其余的病吧?他拿过剃头刀,狠狠心,照手背来了一刀,顿时,血如泉涌,他把研好的骨粉敷上,血也神奇地止住了 。
“老天有眼,老天有限啊!“李成扑通”一声面向南天门跪下,“咚咚咚 。磕了仨晌头 。
他又来到河边搜集甲骨了 。
这个地方就是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那条河是沩水的一道支流 。
“老板,我向你们卖一味好药 。”李成把筐放在地下 。
药店掌柜的知道他是个剃头匠,不相信地问 。
“在哪采的?”
“我这药不是上山采的,而是天老爷赐的 。”
“別扯玄——说,啥药!”
“我也不知它叫啥,”说着,李成把筐的破布揭开 。
老板探头一看,是两筐干碎的骨头,摇摇头说:
“这烂骨头渣子,哪能当药材卖?”
这时店里已聚了些人,李成一把掏出剃刀说声:
“你们看!”
“唰”,刀落下去,胳膊上出了一条大口子,血汩汩地向外冒 。他不慌不忙,取出甲骨粉末,往上一倒,血止住了 。
“哗”一声,人们无不称奇 。
“这还不算,你们再看 。”李成说着,把一根稻草蘸了点儿唾沫,拿起一块甲骨往上一放,原先横放的稻草竟慢慢地转为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