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预包装食品标签 什么叫预包装食品( 二 )


二、预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的内涵特征比较
通过观察《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其中第六十七条是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标明的内容 , 而第六十八条是关于销售散装食品应当标明的内容 。同样是关于标签标注的要求 , 两者即存在相同之处又存在相异之处 , 符合比较分析法关于研究对象的要求 。
(一)食品标签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将食品标签的功能定义为:通过对被标识食品的名称、规格、生产者名称等进行清晰、准确地描述 , 科学地向消费者传达该食品的安全特性等信息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食品标识定义为:指粘贴、印刷、标注或者随附等附加于食品或者其包装上 , 用以辨识和说明食品基本信息、特征或者属性的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的总称 。
食品标签上的内容是消费者或者使用者购买、使用这些食品的依据 , 如果内容与事实不符 , 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食品标签的核心作用是获取食品的属性和安全信息 , 让消费者或使用者对该食品能够准确认知 。通过比较分析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标签内容所呈现的信息 , 就能够推导出两者的内涵特征 。
(二)预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共有的内涵特征
两者的标签都要求标注: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 这些内容是食品最基础的属性和安全信息 , 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 也有助于提醒经营者规范经营 , 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 避免将不同品种的食品相混淆 , 防止交叉污染 , 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标签只有真实的标注了上述信息 , 才可以作为“食品”进入流通环节进行销售 , 这就是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共同具有的内涵特征 , 作者称之为“食品性” 。
(三)预包装食品区别于散装食品的内涵特征
预包装食品标签所单独具有的内容:规格、净含量、成分或者配料表、产品标准代号、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和生产许可证编号 ,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每项内容的含义 。
1、生产许可证编号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 , 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生产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生产许可证编号表明了预包装食品的生产主体要求 , 即需要取得相关食品生产加工资质 。
2、产品标准代号(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关于标准的定义为: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对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 应当制定标准 。预包装食品的产品标准就是来自于对食品质量控制的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释义》对产品质量与产品标准关系的解释为:在产品或者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 , 是表明产品质量符合自身标注的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质量指标 , 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 则以该项明示的产品标准作为依据 。产品标准代号(规格)表明了预包装食品的产品质量要求 , 即需要有统一的工业产品技术规范 。
3、净含量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对净含量的定义为:是指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商品的量 。而要想准确测得商品的量值 , 就需要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监控 , 生产环境的监测以及产品质量与性能的检测 , 也就是需要生产过程建立完善的工业计量体系 。净含量表明了预包装食品的计量要求 , 即需要工业计量活动控制生产全过程 。
4、成分或者配料表(食品添加剂)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以下简称《通则》)的规定 , 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制造或加工食品的概念来自于食品工业(或称食品制造业) , 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通过物理加工或利用酵母发酵的方式制造的食品 。成分或者配料表(食品添加剂)表明了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方式要求 , 即是通过食品工业制造或加工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