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一罩难求的现象( 二 )


01
重男轻女
今年热播过的《欢乐颂》里,蒋欣饰演的“樊胜美”(小美)一角,是深受重男轻女家庭毒害的女人 。
她拼命想在大城市站住脚跟,赚的不多的钱都被父母压榨走,贴给哥哥嫂嫂 。哥哥惹事逃跑了把烂摊子丢给父母,依旧是父母眼里的心肝宝贝;小美竭尽全力给家人解难,还被妈妈骂没良心 。
【为什么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一罩难求的现象】她道出了多少被这种思想毒害过的女人的心声:“我真的特别羡慕你们独生子女,爸妈把所有的爱都给你们了,我以后要孩子就只要一个,不管男孩女孩,我都会把全心全意的爱给他 。”
还记得电影《唐山大地震》吗?石板一头压着弟弟,一头压着姐姐,让妈妈做世界上最艰难的选择——“只能救一个”,而妈妈最终选择了救弟弟 。如果说那一刻作为母亲确实也是没办法,不管选择哪一个,都是挖心窝的痛,不算偏心 。但其实影片里在地震发生之前就能看出偏心的端倪:家里有两个西红柿,白天妈妈给弟弟吃了一个了,晚上弟弟还要吃另一个 。姐姐不太乐意,但是妈妈给她保证“明天我再给你买”,然后还是给了弟弟吃 。
其实孩子都是敏感的,这些细碎的小事堆积起来,她也明白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处境,相信听到那句“救弟弟”,她也并不意外吧,只是心彻底死了 。
02
偏爱女儿
真人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里,暖男诺一说出爸爸(刘烨)更喜欢妹妹时的一脸落寞,让观众无不心疼;高冷酷男胡皓康也表明爸爸(胡军)更喜欢姐姐;跳水王子田亮,曾带过女儿参加第一期的录制,第四期又带儿子小亮仔来参加,小亮仔也曾在节目中透露出爸爸更喜欢姐姐,怀疑爸爸是否爱自己……
这些爸爸们,在听到孩子心声之前,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偏心过 。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同样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可能只是觉得女孩子娇嫩,会给予更多的细心呵护;对待男孩子就大意一些希望他们自己更坚强;或者是在家强调男孩子要让着女孩子的观念 。
自己觉得很正确的教育方式,结果却让孩子对父母的爱产生疑惑,对爸爸产生误解 。为什么呢?他们是男孩子,但同样也只是孩子,内心都是柔软细腻的,你不经意的差别对待,他嘴上什么都没说,可能心里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
03
偏爱特定的孩子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家庭可能有
一千种偏爱方式 。
有的家庭偏爱大的孩子,因为第一个出生的孩子给自己带来的感动和期待,是无可替代的 。而小的那一个深感不平,既然分不出精力来爱我,为什么还要生下我呢?
有的家庭偏爱小的孩子,因为大的要让着小的,好吃的要先给小的,资源分配上也明显偏向小的 。大的孩子感受到落差,伤心难过离家出走的新闻也不是没出现过 。
身为父母的人会对什么样的孩子偏心呢?教育学者做过这样的总结:
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情感更容易偏向排行最末的孩子、男孩子、聪明听话学习好的孩子、残疾或体弱多病的孩子 。
面对排行最末的孩子,父母已经攒了足够多的养育经验,矫正过去不理想的做得不到的地方,把重新调整过的养育理念和做法贯彻到最小的这个孩子身上,父母能够弥补对大孩子的亏欠,并满足自己的补偿心理,同时要求大孩子参与到和父母共同养育小孩子的任务中 。
在重男轻女的文化影响下,显而易见,一个家庭中的男孩受到的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关注是最多的,女孩的需求就会被放在后面,分配给女孩的爱和关怀不自觉地就会减少 。
做人都有比较心理,做父母的也不例外,如果自己的几个孩子中,有一个出类拔萃的、活泼外向能歌善舞的、能够在外人面前替自己挣面子的孩子,自然会给予这个孩子更多其他孩子得不到的特权,让他更有条件去发展自己 。
家里如果有一个孩子残疾,或者是疏忽照看落下病根等原因,父母会对这个孩子长期愧疚,就不会严格加以管教了,各方面的要求都会变得宽松,孩子也会因此被特殊照顾,获得更多的利益,也不用承担很多的责任 。
3
偏心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
西班牙电影《折翼蝴蝶》,表现了一出非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弟弟的出生而发生的不可挽回的悲剧,很能反映我们的生活现实 。
女孩从小喜欢画画,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也很爱妈妈,相信妈妈也很爱自己 。妈妈一直要努力地生一个男孩来满足家庭的期待,怀孕之后,对女孩明显有了态度上的转变,从温柔变成粗暴,从耐心变成拒绝 。女孩尝试想把手放在妈妈隆起的肚子上,却被妈妈无情地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