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名字由来 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吴敬梓的个人简介

《儒林外史》是古典名著 , 是古典章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在看完了四大名著之后 , 如果你还想看古典小说 , 那么一般人都会推荐《儒林外史》 。
《儒林外史》在文学史上一直有很高的评价 。比如鲁迅评价《儒林外史》:“秉持公心 , 指摘时弊 。机锋所向 , 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 , 婉而多讽 。”
鲁迅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 指摘时弊 , 机锋指向当时的读书人阶层 。而写作风格在悲伤中而带有诙谐 , 婉约中藏有讥讽 , 乃是一等一的“讽刺文学” 。

吴敬梓名字由来 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吴敬梓的个人简介

文章插图
应该说 , 鲁迅的评价是很精确 , 而且很到位的 。《儒林外史》的确是少有的古代小说精品 。相信大家在课本上都学过《儒林外史》的节选《范进中举》 。虽然是片段 , 却可以感受《儒林外史》的魅力 。
大家都知道 , 《儒林外史》是一本好书 。不过在生活里 , 在普通读者眼中 , 《儒林外史》似乎有些“高不可攀” 。
不管是身边的朋友 , 还是网络上的朋友 , 我问了许多人 , 得到的回答是:“《儒林外史》读起来很费劲 , 其实我没有认真看完全书 。”
再仔细问一下这些读者朋友 , 他们告诉我:“儒林外史真心有点枯燥 , 真心看不下去 。”
吴敬梓名字由来 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吴敬梓的个人简介

文章插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是真游泳的猫 , 一个喜欢看名著的读书人 。关注我 , 一起来聊聊《儒林外史》吧 。
我简单分析了原因 。首先 , 儒林外史太过高雅 , 自然就会让读者觉得枯燥 。
举个类似的例子 , 大家都知道 ,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是四大名著 。但是仔仔细细看完红楼梦的读者 , 要远远少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读者 。
学术界公认红楼梦是最强的古典小说 , 但是普通读者眼中 , 红楼梦有些不够热闹 。像水浒传有一百零八将聚义 , 西游有九九八十一难 , 三国有赤壁之战 , 都是花团锦簇 , 热闹非凡 。
吴敬梓名字由来 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吴敬梓的个人简介

文章插图
但红楼梦呢 , 似乎都在大观园里上演悲欢离合 ,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 , 就缺少了一口气看完的吸引力 。就算是文字“半文言半白话”的三国演义 , 阅读感比红楼梦更加顺畅 , 更加舒服 。
而《儒林外史》 , 就有点像红楼梦 , 书中有太过高雅的内容 , 非常注重人物真实 , 非常讲究生活逻辑 , 故事上面缺乏那种戏剧的效果 , 缺乏三国中诸葛亮的智慧超神 , 缺乏水浒传好汉们的快意恩仇 , 缺乏西游记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 读起来就会有些累 。
第二 , 在某些片段上 , 儒林外史很有趣味 , 但是整体看下来 , 儒林外史没能够一直吸引读者 , 没有一直的剧情波澜 。
儒林外史在细节上 , 的确是蛮吸引人的 。儒林外史有“范进中举”的片段 , 写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 , 栩栩如生 。而同时写范进的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对比 , 还有邻居与乡绅“前后转变”的情节 , 都很生动 , 读起来也很有味道 。
吴敬梓名字由来 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吴敬梓的个人简介

文章插图
再比如 , 儒林外史中周进的形象也颇为鲜明:“周进也不听见 , 只管伏著号板 , 哭个不住;一号哭过 , 又哭到二号、三号 , 满地打滚 , 哭了又哭 , 滚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这种细节描写 , 是很能够感染读者的 。
但是呢 , 儒林外史的剧情结构是没有主要的主角 , 而像是一根线把一串珍珠串联起来 。所以全书就没有一个贯穿全文的角色 , 能够一直承载读者的情感 。
这就导致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有一种“松气感” , 就是说看到角色转换后 , 就没有那种知道主角命运的强烈迫切感 , 自然也不会一口气就看完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