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铁路人字形在哪 京张铁路人字形设计的目的


京张铁路人字形在哪 京张铁路人字形设计的目的

文章插图
京张铁路人字形在哪1京张铁路自北京丰台起、至河北张家口,1905年9月4日开工 。1909年8月11日建成 。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设计、自己施工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 。当时的清政府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 。京张铁路工程最为人所熟知的是青龙桥车站的人字形铁路 。
人字形铁路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和简单的铁路折返线,也是原始的铁路岔道模式 。火车比汽车长很多,即使是一节机车的长度都与两三辆汽车的相当 。如果只通过环形路线解决车头的导向问题,工作效率就会很低,而且无法让火车在完全不同的铁路线之间变轨 。人字形道岔的出现,轻松实现了列车变轨,亦加快了列车换向,让不同的铁路线能相互交汇融为一体组成路网 。人字形岔道和三个不同方向的轨道路线共同形成人字形铁路 。
人字形铁路运用历史悠久、应用场所广泛,是简单经济又高效实用的铁路线岔道段种类 。人字形铁路经过普及和发展,又衍生出之字形和X型等铁路线交汇模式,让火车在不同铁路线之间能快速变轨 。清末中国工程师詹天佑巧妙利用人字形铁路克服了因周边高落差地势环境而导致火车难以安全爬坡的困难 。
100多年前詹天佑修的人字形铁路,耗资693万,如今变成了什么样?2交通作为见证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每一次的质变都象征着人类技术与现代化的一次飞跃 。以中国为例,从最原始的只能徒步跋涉的状态,渐渐发展为车马、舟船代步,虽然速度迅捷了不少,仍然免不了舟车劳顿 。
如今的中国已在交通现代化的进程上趋于完善,铁路交通纵横各省市,可以说四通八达、纵横华夏,高铁的诞生也大大提升了“加速度”,使得远隔千里的人们得以方便地见面,比之飞机的昂贵与轮船的缓慢,铁路交通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交通方式 。
京张铁路关沟路段
然而铁路交通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100年前,中国的铁路工程上的发展几乎等同于零,在那个特殊的战乱时代,西方列强已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掌握了先进的技术,高高在上地嘲讽中国人不可能修建出属于自己的铁路 。
然而詹天佑却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条铁路就是长达170余公里的京张线 。
京张线的修建经历了怎样的险阻,而如今的京张线又是一副怎样的面貌呢?
一、列强抢夺修建权,詹天佑勇担重任京张线的修建于1905年开工,中国尚处于清政府统治时期,内部政治黑暗混乱,外部战乱纷扰不堪,正是一个内外交患的时代,而各方面的综合国力也因为长久的闭关锁国而陷入了一个落后的凝滞状态 。
交通的发展自然也不会是例外,对彼时的中国人而言,铁路交通是一个毫无概念的新鲜玩意儿 。
因此,当清政府提出要修建属于中国的铁路时,收获了西方国家嗤之以鼻的回应,他们认为以中国现有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修建成功一条铁路,更别提京张铁路的修建难度极高,连当时技术上乘的英国、俄国、美国等国家都感到棘手 。
这样的一个方案如同待宰的羔羊,引来了西方列强的蠢蠢欲动 。每一国都想要抢夺京张线的修建权 。
其一,这条铁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连接中国的西北和华北,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地利”因素;
其二,清政府处于弱者姿态,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无疑可以堂而皇之地捞一笔,吃尽油水 。
然而西方列强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当时英国和俄国是竞争名单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两方,几番争执不下,最终詹天佑站了出来,接下了这个重任 。清政府正式宣布,由中国自己来修建京张线 。
这样的决定再次引来了西方人的嗤笑,然而詹天佑以实力令他们哑口无言 。他带领团队在短短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京张线的修建,并顺利通行 。
工程师与京张铁路合影
二、开创人字形建法,四年飞速竣工詹天佑其人,如今在我们眼中是耳熟能详的人物,“中国铁路之父”的鼎鼎大名充分表现出他对于中国铁路交通的贡献 。然而当时的詹天佑也并未有丰功伟绩来见证自己的实力 。
京张线不但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他个人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对于他个人与国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
詹天佑
詹天佑不负众望,虽然缺少实绩上光鲜的履历,但是扎实的学科基础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 。12岁便前往美国留学的他,曾在耶鲁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具有足够的学科知识,而他也并非纸上谈兵之辈 。在接下任务后,立刻开始进行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