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怎么读_旌怎么读

旌怎么读1

旖怎么读_旌怎么读

文章插图
jīng 。此字初文见于战国楚系简帛文字 。本义为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帜,又引申为表彰 。康熙字典《唐韵》《正韵》子盈切 。《集韵》《韵会》咨盈切,并音精 。《说文》:析羽注旄首,所以进士卒 。《尔雅·释天》:注旄首曰旌 。注:载旄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 。又:旌旂 。疏:旌旂者,凡旗之名虽异,旌旂为之总称 。《广雅》:天子旌高九仞,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 。《释名》:旌,精也 。有精光也 。《诗·鄘风》:孑孑干旌 。《周礼·春官·司常》:析羽为旌 。又:斿车载旌 。又《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 。注:树旌以表门 。又《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 。注:今使者所拥节是也 。又《礼·曲礼》: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注:武车尚威武,故舒散若花 。德美在内,故缠旌于竿 。又《书·毕命》:旌别淑慝 。传:言当识别顽民之善恶 。疏:旌旗所以表识贵贱,故传以旌为识 。
相关组词:旌旗、旌表、铭旌、麟旌、旌阳、旌斾、旌显、旌宠、虹旌、蜺旌、心旌摇摇、悬旌万里、心旌摇曳、心如悬旌、旌旗蔽日 。
安徽省一个县,人口仅12万,名字很多人读错了!2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 。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54个县,44个市辖区 。其中,就旌德县来说,人口仅12万,为安徽省人口最少的县之一 。旌德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对于旌德这一地名,很多人读错了 。

首先,就旌德县的“旌”字,可谓一读就错,这个字的正确读音为(jīng) 。旌德县隶属于安徽省地级宣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旌德县地处黄山东北麓,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皖南山区,东邻宁国,南连绩溪,西毗黄山,北接泾县,地跨东经118°44′—118°15′,北纬30°29′—30°7′ 。就旌德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吴国的疆域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 。到了战国时期,今安徽省旌德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 。在郡县制下,今宣城市旌德县一带属鄣郡 。汉朝时期,在该地区设立泾县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旌德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 。彼时,该地区属丹阳郡安吴县(县治在今泾县境内) 。晋太康二年(281年),该地区属宣城郡 。南北朝时期,今旌德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安吴县并入泾县,今旌德县一带属之 。公元620年,也即唐朝建立后,设宣州总管府,再建安吴县,旌德地属之,县治在今三溪古城村 。

公元625年,安吴县再归泾县 。天宝十一载(752年),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析泾县西南14乡设立太平县,旌德地遂属太平县 。宝应二年(763年)二月,析太平县东北境麻城等九乡之地设立旌德县,仍属宣州所辖 。县名“旌德”,由“旌表方德”而来 。由此,对于旌德县这一建制,始于公元763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宋朝时期,旌德县先后属江南路、江南东路宣州 。公元1166年,旌德县属江南东路宁国府 。公元1277年,也即元朝时期,旌德县属江浙行省江东建康道宁国路 。

最后,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旌德县属南京直隶宁国府 。公元1403年后,旌德县属南京直隶宁国府 。清朝取代明朝后,旌德县属江南布政使司宁国府 。康熙六年(1667年),旌德县属安徽布政使司宁国府 。1914年,旌德县安徽省芜湖道 。1928年,旌德县直属于安徽省 。1988年1月1日,旌德县划属宣城地区(2001年1月1日撤地区为宣城市) 。截至2018年底,旌德县总面积达904.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2万人 。由此,旌德县不仅名字容易读错,还成为安徽省人口最少的县之一 。对此,你怎么看呢?
【旖怎么读_旌怎么读】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