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为什么叫手办 什么叫手办

什么叫手办1【玩偶为什么叫手办 什么叫手办】

玩偶为什么叫手办 什么叫手办

文章插图
手办一般指收藏性人物模型 , 也可能指汽车、建筑物、视频、植物、昆虫、古生物或空想事物的模型 。人形在中文地区主要指以ACGN角色为原型而制作的人物模型类动漫周边 , 由于ACGN爱好者越来越多 , 人形的质量与艺术性也越来越高 , 人形的收藏圈也日益扩大 。
花10多万买手办:“没用的塑料小人” , 凭什么让年轻人疯狂?2最近在微博上刷到一个有趣的热搜:#上海38岁龙珠迷买手办花了十几万# 。
这位手办的狂热爱好者是《七龙珠》的铁粉 , 每年都会参加CJ(ChinaJoy) , 光买龙珠手办就花了10多万 , 如果算上其他手办 , 至少消费了五六十万 。
评论区里很多网友大呼看不懂 , 居然有人买玩具花这么多钱……
也有网友淡定表示 , 这不算什么 , B站的2233娘还拍出了98亿呢(虽然毁拍了...)
随着95后和00后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 , 手办这个小众产品持续破圈 , 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有数据统计 , 2020年中国手办市场规模37亿 , 2021年预计突破50亿 。
这些看似无用的「塑料小人」 , 凭什么让年轻人如此疯狂?
到底什么是手办?手办的概念源于日本 , 泛指动漫周边产品 , 传入国内后逐渐本土化 , 在定义上有些飘忽不定 。
有人认为所有玩具都叫手办 , 也有人认为只有日系PVC制品是手办;还有人认为只要是美少女模型都叫手办……
可见 , 手办还是个新鲜事物 , 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 尚未确定边界 。
资深爱好者把手办分成:GK、PF、粘土人、可动手办、景品、盒蛋和扭蛋 , 尤为推崇GK(Garage Kits) , 认为它才是真正的手办 。
普通爱好者对手办的分类相对简单 , 他们更关注产品的质量 , 愿意支持正版 , 看重产品对角色的还原度和涂装细节 。
但不管怎样定义和分类 , 手办的材质都是以树脂和PVC为主 , 成本一般不高 , 而且生产厂商中也没有苹果那样的知名企业 , 谈不上品牌溢价 , 但年轻人在手办上的消费支出却不低 。
一个小小的「人物模型」 , 凭什么卖出上千元的高价?
手办的品牌溢价:二次元文化的魅力谈到手办的价格 , 不由想到一段趣事 。
前不久部门里有个妹子求助 , 说男朋友快过生日了 , 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好 。得知她男友喜欢LOL , 我们就推荐了一款阿卡丽手办 。
几天后妹子买零食感谢大家 , 说男友特别喜欢这个礼物 , 不过她半是疑惑半是吐槽:“我看那不就是个塑料玩具吗 , 居然敢卖这么贵 。”
我们无语凝噎……
其实答案很简单 , 手办的魅力不在于产品 , 而在于二次元文化 。不懂二次元 , 就很难理解手办的溢价 。
二次元文化与手办的概念同样出自日本 , 泛指动漫、游戏和轻小说 , 在国内也被叫做ACGN 。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 , 二次元文化大出风头 。孙悟空、路飞和鸣人等9位动漫人物当选奥运会形象大使 , 《勇者斗恶龙》和《最终幻想》等19首动漫歌曲响彻奥运会开幕式 。
在国内 , 二次元文化的萌芽始于九十年代 。
《圣斗士》、《七龙珠》和《机器猫》等作品 , 是很多80后的青春记忆 。
千禧年之后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 以及《海贼王》、《火影忍者》和《死神》这三大民工漫画的火爆 , 二次元文化逐渐破土而出 。
2007年6月 , AcFun(A站)成立 , 迅速聚拢了一批动漫爱好者 , 3个月后 , 「二次元」一词正式出现在中国 。
之后 , 《秦时明月》、《镇魂街》、《魔道祖师》和《一人之下》等优秀国漫和轻小说涌现 , B站也逐渐崛起 , 国内二次元文化成功破圈 , 手办也随着这股风潮被更多人熟知 。
国内手办爱好者以95后和00后群体为主 , 对二次元人物的热爱是购买的主要动力 , 与偶像明星的粉丝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