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为什么叫手办 什么叫手办( 二 )


粉丝可以疯狂购买偶像代言的商品 , 手办爱好者当然也愿意为二次元文化的溢价买单 。
手办爱好者的心理动机:渴望、压力、共鸣、优越在热播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中 , 当我们看到:黄贯中再次背上吉他 , 弹起《光辉岁月》;陈小春、林晓峰和谢天华再次唱响《友情岁月》;海泉和黄征多年后再次高喊「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
谁还会在意唱功和舞台表现?我们只会热泪盈眶地高呼:“爷青回 。”
二次元爱好者看到心爱角色的手办时 , 心情是一样的 。
这种情感源于3种心理学效应 。
1)投射效应
柯南剧场版《瞳孔中的暗杀者》中 , 有这样一段剧情:
小兰失忆后被杀手追杀 , 柯南竭尽全力带她逃跑 , 期间小兰问柯南:“为什么 , 你会拼了命来保护我?”
柯南楞了一下 , 不再顾忌变小的秘密 , 对小兰深情告白:“因为我喜欢你 , 比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喜欢 。”
作为一个推理爱好者 , 我对这段台词完全无感 , 但有个女性朋友却因此成为《名侦探柯南》的死忠粉 。
她专嗑新兰CP , 这两个人物的手办 , 只要价格能接受 , 她都有收藏 。
这种心理被称为「投射效应」:如果一个人不能完全实现理想或幻想 , 就很容易迷恋一个偶像的这种特质 。
偶像不一定是真人 , 也可能是二次元角色 。
工藤新一和小兰的至死不渝 , 完美实现了好友对甜美爱情的幻想 , 瞬间打动了她 。
2)宣泄效应
我从小看着《圣斗士》和《七龙珠》长大 , 最痴迷的却是《海贼王》 。因为那个成天喊着“我要吃肉”的路飞 , 陪我度过了压力最大的高中时期 。我这种心理 , 就叫做「宣泄效应」 。
学生时代本应多姿多彩 , 但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 , 生活难免压抑 。我们需要一个情绪释放通道 , 一个精神上的支柱 。
《海贼王》对高中时期的我而言 , 就是那个释放通道 , 精神支柱 。这份源自「宣泄效应」的热爱 , 也一直延续至今 。
3)认同效应
前一阵刘德华出道40周年 , 我读了很多介绍他生平的人物稿 , 有一个小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
2006年 , 一位内蒙古呼和浩特粉丝给刘德华写信 , 说自己太穷坐不起飞机 , 希望偶像下辈子不要改名 , 来生一定攒够钱去现场听演唱会 。
看过信后 , 刘德华把2007年全国巡演的第一站改成呼和浩特 , 在演唱会现场含泪承诺:「下辈子 , 我还叫刘德华 。」
忽然明白优质偶像的存在价值 , 他们的言行拥有独特魅力 , 让人不自觉认同 。
动漫人物虽然身处二次元 , 但他们的品格也是三次元人类塑造 , 同样能成为榜样 , 让我们产生认同效应 。
鸣人从小被村民视作妖怪 , 但始终用乐观与阳光去面对 , 他想成为火影 , 与权力无关 , 只为得到大家认可 。
这种身处黑暗却积极向上的气质 , 打动了很多二次元阿宅 。
有网友感慨:「鸣人告诉我 , 有梦想却在半路被拦下的是废物 , 只把梦想挂在嘴边的是废物中的废物 。」
刘德华40年如一日的勤奋努力 , 让我们相信天道酬勤 , 二次元世界的鸣人 , 同样能鼓舞我们坚持梦想 。
通过这3种心理学机制 , 我们就能理解 , 虚幻的二次元人物 , 同样能成为粉丝的挚爱 。
只要你曾被他们的故事打动 , 自然就会沉淀爱恋 。
就像一位知乎网友说的 , 为什么痴迷手办?
一切都是爱呀 。
高达屹立于大地之上;
悟空对佛利沙的愤怒进阶;
多啦A梦掏出了下一个道具;
哀殿眼神中的无限忧伤;
路飞要成为海贼王的霸气誓言;
……
用手办来纪念这些让人难忘的瞬间 , 不就是对他们的爱么 。
写在最后手办爱好者最大的痛处 , 就是不被理解 。他们对手办的热爱隐藏在二次元世界中 , 但大多数人不了解二次元 , 误解在所难免 。而且随着手办市场规模的扩大 , 这种误解可能会越来越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