钺怎么读 旌怎么读

钺怎么读1

钺怎么读 旌怎么读

文章插图
yuè 。部首:钅,左右结构,总笔画十 。1、古代青铜制兵器,像斧但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 。也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2、古星名 。组词:甘心鈇钺、钺斧、白旄黄钺、仗钺、玉钺、戚钺、秉旄仗钺 。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 。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
这几个字在古代很常见 现在90%的人却不认识2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些字看上去很平常,但一不小心就会读错,有些字,可能你压根儿都没见过!相比一读就错的历史人名,下面的国宝级文物名称能认出的人就更少了!
妇好三联甗【甗,读yǎn】蒸食器,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是锅),用于煮水 。
【妇好三联甗】1976年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此器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是前所未见的商代大型炊具,迄今国内仅发现这一件,故而更是弥足珍贵的青铜之宝,被列为国宝级的文物 。
龙形觥【觥,读gōng】一种盛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
【龙形觥】1959年,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青铜器,现藏于山西博物馆 。这件器形独特、纹饰奇绝的青铜器,宛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龙舟,被学界命名为“龙形觥” 。
妇好偶方彝【彝,读yí】为商后期的青铜盛酒器 。
【妇好偶方彝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器宛如一座殿堂,凝耸华丽独具特色,是殷墟青铜器中的佼佼者 。
铜鼋【鼋,读yuán】铜鼋,晚商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铜鼋】鼋是鳖科动物中最大的一种,外形像龟,此器是目前仅见以鼋造型的器物,且是根据商王所射的鼋形制作的,具有写实主义的表现风格,故弥足珍贵 。
硬陶夔龙纹杯【夔,读kuí】古代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而只有一足的动物 。
【硬陶夔龙纹杯】此器泥质灰硬陶 。杯腹表面刻双线勾连回纹,双线间又饰锥剌点纹、造型奇特,装饰华丽美观 。
伯梁其盨【盨,读xǔ】中国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
【伯梁其盨】西周时期铜器,1940年2月出土于陕西扶风任家村著名铜器窑藏,通高19.5厘米,口纵15.5厘米,口横22.8厘米,腹深10厘米,现藏于中国文字博物馆 。
虢季子白盘【虢,读guó】周朝国名 。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后来迁到河南陕县东南 。东虢在今河南郑州西北 。北虢在今河南陕县、山西平陆一带 。
【虢季子白盘】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
盘形制奇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
妇好钺【钺,读yuè】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
【妇好钺】是1979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大型青铜钺 。据考古推断为商代晚期(武丁世),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青铜钺。
古父己卣【卣,读yǒu】古代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 。
【古父己卣】是西周早期青铜器,高33.2厘米,底径15.3厘米,口径15.7厘米,重6.16千克,为商后期-西周早期青铜器 。
容酒器 。直筒形,盖及腹为浮雕大牛首,双角翘起突出器表,巨睛凝视,威重雄健 。颈及圈足各饰分体式龙纹 。盖器同铭两行六字,记古氏为父己作器 。
【钺怎么读 旌怎么读】关注【博物馆大神】,获取更多有趣有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