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的意思是_锯鳐的特点( 二 )


为什么要强调
盔甲鱼类的“土著色彩”?
在生物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生物地理区,意思是生物区系分布的总体特征是由地理变化导致祖先区系的分化所决定的 。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区系的分布来反推地理变化,这也是古生物学在地史学上的重要应用领域 。以盔甲鱼为例,它们相对弱的游泳能力不足以在志留纪晚期与泥盆纪早期“山高水深”的环境下进行长距离的迁徙,因此可以用于作为识别华南板块的一个特征 。而我们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陆续发现了一些生活于志留纪的盔甲鱼,这就可以说明在4亿年前,塔里木与华南属于同一个生物地理区系,两地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 。
本文来自【*-掌上曲靖】,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
ID:jrtt
南溟垂大翼,西海饮文鳐 科学地认识鳐31亿8千年前,鳐与鲨同形,为适应海底生活,胸鳍高度扩大,长期将身体藏在海底沙中,进化成现在模样 。游泳能力不强,主要靠胸鳍波浪般的运动 。平时隐藏在沙里,待贝、螃蟹和虾等接近,则突然进攻 。背部有的有1枚红色毒刺,人被刺到会致命 。
鳐形总目(Batomorpha) 特征:体平扁,鳃孔5对,腹位 。胸鳍前缘连于体侧或头侧,呈菱形或圆盘形,眼和喷水孔在头背面,躯干和尾退化成细鞭状 。
分类:共4目21科53属约438种,我国4目17科28属79种,目检索如下:
1(6) 头侧与胸鳍间无大型发电器
2(3) 吻特别延长,作剑状突出,侧缘具1行坚大吻齿……………………………………………………锯鳐目
3(2) 吻正常,侧缘无坚大吻齿
4(5) 尾部粗大,具尾鳍,无尾刺,背鳍2个…..鳐形目
5(4) 尾部一般细小呈鞭状,尾鳍一般退化或消失(若尾部稍粗,则具尾鳍);常具尾刺,背鳍1个………鲼形目
6(1) 头侧与胸鳍间有大型发电器………………电鳐目
锯鳐目Pristiformes
特征:吻平扁狭长,呈剑状突起,两侧缘具吻齿 。腹面鼻孔前方有1对皮须 。背鳍2个,无棘 。尾柄粗大,尾鳍发达 。
分类:只有锯鳐科Pristidae,锯鳐属Pristis的6种,我国产2种 。
尖齿锯鳐Pristiformes cuspidatus Latham,第一背鳍起点对着腹鳍基底后端上方,吻齿21—35对,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小齿锯鳐P.microdon Latham,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腹鳍起点,吻齿17—22对,分布于南海 。
尖齿锯鳐
鳐形目RajIformes特征:体平扁,吻尖形或圆形 。尾部粗大,具发达的尾鳍;或稍粗大,尾鳍不发达或缺如 。
分类:共2亚目8科21属240种,我国2亚目6科8属28种 。亚目检索如下:
1(2) 腹鳍正常,前部不分化为足趾状构造………………犁头鳐亚目Rhinobatoidei
2(1) 腹鳍前部分化为足趾状构造…………鳐亚目Rajoidei
(1).犁头鳐亚目4科9属约48种,我国4科4属约10种,科检索如下:
1(6) 体盘中大,犁形或近犁形;胸鳍前延不伸达吻端
2(5) 腹鳍距胸鳍有一很大距离;尾鳍下叶前部突出;第一背鳍位于腹鳍基底上方
3(4) 吻宽短,圆形;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腹鳍起点…………圆犁头鳐科Rhinidae
4(3) 吻长而尖突;第一背鳍起点后于腹鳍起点……………尖犁头鳐科Rhynchobatidae
5(2) 腹鳍接近胸鳍;尾鳍下叶前部不突出;第一背鳍位于腹鳍后方
………………………………………………犁头鳐科Rhinobatidae
6(1) 体盘宽大,团扇形;胸鳍前延,伸达吻端………………团扇鳐科Platyrhinidae
圆犁头鳐
犁头鳐科Rhinidae
4属约40种,我国有2属 。
颗粒犁头鳐
团扇鳐科Platyrhinidae
我国只团扇鳐属Platyrhina,有2种
中国团扇鳐
鳐亚目Rajoidei
4科12属约192种,我国2科4属18种,科检索如下:
l(2) 具2个背鳍………………鳐科Rajidae
2(1) 无背鳍………………………无鳍鳐科Anacanthobatidae
鳐科Rajidae
7属约180余种,我国2属14种 。
孔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