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养父母

《法律与生活》杂志/田为
选择了一条道路,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对狗来说也不例外 。
在导盲犬们十几年的寿命中,至少会经历三次别离 。从出生第45天被寄养开始,到十岁左右退役,规矩、训练和工作几乎占据了大半个狗生 。
狗狗们挺过五轮筛选和淘汰,才能最终成为导盲犬 。它们心甘情愿为视障者工作,同时被很多人关爱,拥有着来自人类真正的尊重,和一个比宠物狗更广阔的世界 。
导盲犬的生活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一成不变 。对导盲犬来说,导盲鞍和狗链既是紧箍咒,也是变身器 。
身戴鞍子链子时,它是重任在身的工作状态 。鞍子和链子被摘掉的那一刻起,它又切换回一条普通狗的身份 。
导盲犬的一生,是为人类工作的、被束缚的一生,也是心甘情愿的、自由的一生 。
训练和筛选
最近,视力障碍者(以下简称视障者)王晓军感觉导盲犬贝贝有些异常“黏人” 。
以前,天热时,贝贝会满屋子找凉快的地方待着;天冷时,它就睡在暖气片旁 。更多时候,客厅门口才是它的领地 。它常常以一种守卫者的姿态趴卧在那里,目光时不时看向大门的方向 。
但是最近半个月,贝贝总喜欢依偎在王晓军脚边,或是睡在离她很近的地方,晚上也不例外 。这让王晓军心里产生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
人们常常将经过训练后可以帮助视障者安全地走路出行,使其不需要其他辅助帮助的狗称为导盲犬 。因此,导盲犬三个字不仅是一个称谓和工作犬中的一种类别,它还意味着一种职业状态 。
某种程度上,贝贝已经不能再被称为导盲犬,因为它已经退役1年多了 。
2006年6月22日出生的贝贝今年13岁,相当于人类的八九十岁,是只不折不扣的“老狗”了 。
它是一只乳白色的英式金毛,于2009年6月10日,差12天3周岁生日时,成功通过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考核后毕业、服役,成为王晓军的眼睛,直至2018年7月25日 。
九年多时间里,一人一狗相伴走过了近三千三百三十一个日日夜夜 。王晓军从几乎很少出门变成“想出门就出门”“天天都出门” 。失去视力前自信开朗的性格也随着贝贝的到来而回到她身上 。
她们一起爬过大连气象山健身公园里的徒步山路和登山楼梯,逛过很多次露天街道上摊点陈杂的大连早市,还去过沈阳和北京 。
2006年5月15日成立至今,位于大连医科大学校内的基地成功培育出179只导盲犬 。成立初期,基地一年只能培育出一两只合格的导盲犬,现在,每年毕业服役的犬数在28只左右 。
按照国际惯例,这些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给视障者使用;但他们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残障人士的总人数为8502万人,其中视力障碍者为1263万人 。尽管不是所有视障者都需要导盲犬,但导盲犬和视障者的数量差距仍然悬殊 。
基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张敏向本刊采访人员介绍,平均每年有三百人左右向基地申请使用导盲犬,成功申请到的人数则完全取决于该年培育出的导盲犬数 。
成为导盲犬的路并不好走 。这条路上的狗,一生至少要经历三次别离:出生45天左右,它被送去寄养家庭 。“养父母”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带它接触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帮助狗狗“见世面”的同时,教它养成良好的家庭习惯,并开始初步培养它的规则意识 。1岁,狗狗将离开寄养家庭回到基地,为能胜任日后的工作进行训练 。
整个训练分为训导期和共同训练期两部分 。在为期一年左右的训导期里,训导员的工作内容包括教会狗狗找人行道、走直线、绕障碍、上下台阶、过马路、到达目的地等出行训练,进一步培养并纠正狗狗形成良好家庭习惯的家庭素养训练和模拟办公环境,让狗狗学会自处与等待的办公室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