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21是什么 e621是啥

e621是啥1

e621是什么 e621是啥

文章插图
e621是谷氨酸钠 , 经常被用来作为增味剂 , 添加在许多食品中来增加其原有的味道 。谷氨酸钠是一种谷氨酸盐 , 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 。谷氨酸盐含有食品一种特殊的味道叫“鲜 , 鲜已经被科学认定为除了甜、酸、咸和苦以外的第五种基本味道 。
汉堡博物馆 , 食品添加剂的万花筒2来源:*
【*驻德国特约采访人员 青木】你是否知道E218、E202、E406这些带E的数字代表着什么?它们都是食品添加剂的代号 。仅欧盟就有300多种法律准许的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用多了 , 就会让食品变成“毒药” 。“添加剂属于博物馆 , 不属于食品 。”这是德国食品添加剂博物馆入口处的标语 , 汉堡食品基金会希望通过这个博物馆让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依赖有所改变 。
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食品添加剂
300多种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博物馆位于汉堡港水果蔬菜和鲜花批发市场的一个仓库内 。走进博物馆内 , 《*》采访人员看到 , 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装着食品添加剂的各种各样的瓶子 。瓶子上写着添加剂的名称和代号、用于哪些食品以及利弊 。
“食品添加剂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 。”博物馆负责人尼梅耶尔向采访人员介绍说 , “古罗马人就用像藏红花这样的香料把食物染成漂亮的颜色 。盐和醋也很早就被人用来腌制肉类和蔬菜 , 以便长时间航海时食用 。”
博物馆里有一张图表说明 , 食品企业为什么热衷使用食品添加剂 , 比如1909年日本人发明的“味之素”(味精)很快风靡亚洲 , 二战后风靡全球 , 因为一个餐厅每天如果用肉骨熬制高汤要花费35欧元 , 若使用味精调制“高汤” , 只要花费0.08欧元 。
“随着化学工业迅速发展 , 食品添加剂迅速增加 。如今 , 欧洲有300多种带E的官方认可的食品添加剂 。”尼梅耶尔指出 , “所有这些添加剂均已通过欧洲食品管理局的测试 , 并写入欧盟内部的法律 , 在食品包装上标注 。但许多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些带E食品添加剂的成分以及对健康有害无害 。”
上世纪60年代 , 欧洲开始规范食品添加剂标准 , 并制定出E数字名单 , 取代了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名称或常用名 。博物馆里可以看到欧盟对不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E100到E199 , 属于食用色素 , 它可以确保食物具有开胃和诱人的颜色 。比如藏红花的代号是E164 。E200到E299是防腐剂 , 用于抑制微生物在食物中的生长 , 可以让食品运输更长的距离 。例如E220代表的是二氧化硫 , 它常被添加于红酒中以防止乙酸细菌把红酒变成醋 。E300到E399属于抗氧化剂 。比如 , E300代表维生素C 。维生素E、微量元素 , 如锌和硒也属于这一范围 。E400到E499是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 。汤或是酱汁里经常添加增稠剂 。乳化剂可以帮助油性物质和水性物质的融合 , 例如蛋黄酱就需要使用乳化剂 。E500到E599是酸性调节剂和抗凝剂 , 可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 , 还可产生或增强风味 。E600到E699为增味剂 , 例如E621是味精 。E700到E999则是甜味剂、起泡剂和包装食物所用的气体 。
食品添加剂的带E数字编号让许多消费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许多欧洲食品企业都在食品包装上把“E数字”印得较小 , 并突出名称 , 比如“柠檬酸” , 让消费者更容易辨识 。
有些食品添加剂被称为“毒药”
不恰当地使用食品添加剂 , 危害很大 , 揭露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也是博物馆的“重头戏” 。一些食品添加剂甚至被博物馆称为“毒药” 。比如 , E123(苋菜红)被用于给食物着上深红的颜色 , 因为有致癌的风险而被禁用 。
儿童食品添加混合色素 , 可以让食品变得五颜六色 , 但却可能危害孩子健康 。欧洲的一项研究表明 , 混合食用色素的使用与儿童多动症有关 。因此 , 欧盟后来要求在此类食品包装上注明 “可能对儿童的活跃度与注意力有不良影响” 。
人类禁止某些添加剂的做法也有近千年的历史 。1516年 , 巴伐利亚大公威廉四世就曾颁布《啤酒纯酿法》 , 规定只允许用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来制作啤酒 , 如果违背 , 使用了其他添加剂 , 一经查出 , 严重的要受酷刑惩罚 。1797年 , 普鲁士王国还发布禁令 , 禁止将铅和水银等有毒物质用于食品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