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圈是什么材质的 发圈是什么

发圈是什么1

发圈是什么材质的 发圈是什么

文章插图
发圈是用布织的比较大的扎头发的工具,布条内有皮筋在里支撑 。根据发圈形状可分为平圈、立圈两类发圈 。平圈是平贴头皮的螺旋形扁平空心发圈 。平圈的组合是形成整齐波浪的基本方法,是使用较为普遍的发圈 。立圈则发根站立,发圈紧立在头皮上,又称站立形螺旋圈 。立圈通常用于盘卷顶部、额部处头发,形成高耸的波浪 。
“发圈”岂能随心所欲 侵权当然有“典”约束2当心祸从“信”出 。资料图片
图为惠山区法院法官在审理一起因发微信朋友圈引起的侵权纠纷案 。当心祸从“信”出 。资料图片
导读
近年来,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群、朋友圈已经成为现代公众日常联络和参与社交的重要方式 。不少人认为,只要微信号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是自己,那便是“我的微信我做主”,聊天、“发圈”都可以“随心所欲”,但“随心所欲”的后果,却往往不那么“美妙” 。据统计,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受理名誉权纠纷案件17件,其中,由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聊引起的案件就有8件,正所谓“一时说话一时爽,不加节制惹纠纷” 。对于自然人而言,名誉权关乎其人格尊严,我国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微信群、朋友圈绝不是法外之地,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客户群里骂商家 波及生意难和解
2021年2月,水果店老板钱某从水果批发市场赵某处购买了5箱水果,钱某打开后发现水果存在腐烂等质量问题,遂找到赵某理论,过程中双方发生了口角并互相推搡,派出所民警出面协调,双方达成和解 。
本以为事情已结束,未料到当天晚些时候,钱某的女儿虞某一气之下将赵某的抖音肖像图片分别发在了有500人和267人的水果批发微信群中,并发送诸多类似“烂人”“烂货”等具有侮辱性的话语,诋毁赵某所售产品 。钱某作为母亲非但没有制止女儿的做法,反而在微信群里进行附和和谩骂 。这些言语在近800人的客户群体中的传播,不仅损害了赵某的名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赵某的水果批发生意,故赵某诉至法院,要求虞某和钱某二人在两个微信群中公开道歉,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1元 。在法院调解过程中,二被告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原告当面进行了赔礼道歉,但拒不同意在微信群中公开道歉 。
■法官讲法典
微信“熟人”社会特征明显 “发声”更要谨慎
名誉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一种重要人格权,其关系到一个民事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应受到的信赖和尊重的程度,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 。对于自然人而言,名誉权更是关乎其人格尊严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本案中,二被告在人数众多的微信群中以恶毒言语对原告进行谩骂、侮辱,事实依据充分,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也造成了原告一定的精神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最后,法院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说网络世界中大家彼此都是“陌生人”,那么微信群、朋友圈可称得上是“熟人”社会,关联的人大多是与当事人存在特定关系的个体,如本案中涉及的两个固定的客户微信群,还有同一小区的住户群,家长群等,相关信息一旦通过朋友圈、微信群传播,将直接影响被侵权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商业行为,也可能引发恶性商业竞争,对被侵权人造成的影响更大、更恶劣 。
语音视频齐上阵 “花样”侵权难意料
【发圈是什么材质的 发圈是什么】2021年7月,原系恋人关系的田某与缪某发生情感纠纷,气愤的缪某将田某的肖像图片和不雅音频剪辑在一起制作成视频,并配以“毁了所有一起下地狱吧”“暴风雨来临了”等文字,发布在其朋友圈公开展示 。田某认为,被告的行为足以降低自己的社会评价,给自己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遂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向原告道歉并消除影响,同时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10万元 。
在另一起同样是由情感破裂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件中,王某则是将张某的肖像图片配以文字制作成贬低性质的表情包发布在微信群中,同时发送了大量带指向性的辱骂语音和文字,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多达22页 。“对不起,我错了,当时实在是太愤怒了,才会说出那些话 。”尽管王某事后表示了歉意,但张某认为,微信群成员及双方共同好友不仅在线上“围观”了这些内容,更在线下不时提及、讨论,使自己无法正常生活,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