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将单挑安禄山大军,坚守一天一夜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暴发 。
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冬十一月,反范阳,诡言奉密诏讨杨国忠,腾榜郡县,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张通儒、通晤为腹心,兵凡十五万,号二十万 。凡七日,反书闻,帝方在华清宫,中外失色 。)
这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 。他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 。决定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骨干 。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 。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都震惊,朝廷一片动荡惧怕 。宫廷警卫部队都是由集市商贩组成的,只得打开皇家仓库拿出绫罗绸缎召募兵卒 。当时河北都是安禄山统辖范围内的,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者开门迎接叛军,或者弃城逃跑,或者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接着渡黄河,下陈留、荥阳 。所向披靡 。
安禄山号令严厉整肃,有一班以死相拼的将士,颇有以一当百之势,十二月,叛军渡过黄河开到陈留郡,河南节度张介然州城失守殉难,首级传到了河北 。
【唐朝大将单挑安禄山大军,坚守一天一夜】叛军开到荥阳,荥阳太守崔无诐奋力抵抗,州城失守殉难 。荥阳是洛阳的内裤 。扒掉了荥阳,洛阳也就光不溜秋地暴露在叛军的眼前了 。到口的肥肉诱惑力是无穷大的,安禄山实在是等不及了 。他认为,此时的洛阳守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只要有一彪精锐之师,趁势直扑洛阳,必定可以一鼓作气,拿下洛阳 。
于是,攻下陈留、荥阳后,第二日安禄山带领,直奔罂子谷,打算连夜拿下洛阳 。没想到,罂子谷没过去,反倒挨了一顿削,灰头土脸的,好不狼狈 。原来唐将封常清算准了安禄山在连连取胜之后,必定目中无人,轻敌冒进 。所以,他早早地就在罂子谷中埋伏了一支兵:荔非守瑜和他麾下的三千人马 。
叛军刚刚进入谷中,便遭到了唐军的迎头痛击 。这个荔非守瑜也是个传奇人物,在天宝末年内地文恬武嬉的颓废之中此人仍保持了极高的战斗水准 。当时荔非守瑜手下的那些人马,基本上由封常清在洛阳招募的那些新兵蛋子组成的 。考虑到部下皆是市井之徒且早已魂飞魄散,此战可能是荔非守瑜一人单挑安禄山大军,他占据高处,蹲而射之,荔非守瑜射术极为精准,一抬手就是一个,箭无虚发,连杀百人,甚至射到了安禄山战车前,亏了安禄山是坐在车辇之中,而且是装甲铁车,否则就得交代在这了 。
一场混战下来,叛军丢下几百具尸体,仓皇地撤出了谷中 。
自范阳起兵以来,叛军还是首次遭到失败,虽不惨重,但是确实很丢人 。安禄山的面子挂不住了,大军一路上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岂料竟然被一个小小的罂子谷挡住了去路,这还了得!
安禄山毕竟也是经过了多年行伍生涯锻炼 。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唐军居然没有出谷追击 。唐军为什么不追击呢?理由很简单,他们肯定是人少,势单力孤,不敢贸然出击 。
安禄山命令何千年率一支人马绕到谷南,截断谷中唐军的归路;同时,又派崔乾佑引兵一万,再扑罂子谷;而他自己则率大军,随后跟进 。
前有崔乾佑,后有何千年,荔非守瑜只好将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兵马分作两队,分头御敌 。荔非守瑜手下的那些人马,基本上由封常清在洛阳招募的那些新兵蛋子组成的,与叛军一触即溃 。而叛军这一方面呢,安禄山本人亲自督战,叛军将卒玩命儿往上冲 。胜败之势,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