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是什么 木炭是什么物质

木炭是什么1

木炭是什么 木炭是什么物质

文章插图
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 。其主要成分是碳元素,灰分很低,此外还有氢、氧、氮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其含量与树种的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炭化的最终温度 。
“蓝碳”是什么?有啥用?2转自: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采访人员:王子谦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碳达峰”“碳中和”逐步成为全球共识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在中国大力推进海洋战略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海洋碳汇(蓝碳)的作用和意义愈发凸显 。
去年,广东湛江完成中国首个红树林蓝碳交易项目,标志着蓝碳交易市场的启动 。福建、海南也在今年5月相继完成首例双壳贝类碳汇交易项目和首单蓝碳生态产品价值签约,在探索蓝碳交易实践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中国的蓝碳碳汇潜力有多大?如何更好实现蓝碳产品的价值转换?海南管辖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如何抢占蓝碳国际制高点?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负责人邢巧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
【木炭是什么 木炭是什么物质】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相对绿碳而言,蓝碳近两年才走进公众视野 。什么是蓝碳?为什么说蓝碳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路径?
邢巧: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粮农组织(FAO)和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联合发布《蓝色碳汇: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首次提出蓝碳概念,即由海洋生物捕获的碳 。此后,蓝碳的定义得到不断发展和延伸 。广义上,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
与绿色碳汇等其他碳汇相比,蓝碳具有固碳量大、效率高、储存时间长等特点 。森林、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储存周期最长只有几十年,而蓝色碳汇可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碳汇效果显著 。因此,蓝碳可有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前沿领域 。发展蓝碳是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可进一步丰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的内容 。
中新社采访人员:中国蓝碳碳汇潜力有多大?作为中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的蓝碳能为中国“双碳”作出怎样的贡献?
邢巧:中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的**岸线及670万公顷的滨海湿地,为蓝碳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国际认可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在中国广泛分布,单位面积固碳潜力较大 。
鹭鸟在广东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的红树林上栖息 。中新社采访人员 陈骥旻 摄
海南作为海洋大省,海域辽阔,生态系统种类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如珊瑚礁、海草床分布面积分别约占全国面积的98%和64%,红树林面积约占全国的14%,群落结构保存较完整 。海南的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能力强、增汇潜力大 。海南省管辖近2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渔业碳汇潜力和海洋微生物固碳总量均非常可观 。
海南发展蓝碳,不仅可以充分挖掘海洋资源优势,推动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还能与自贸港开放政策相结合,培育蓝色经济增长新动能,引领国际碳汇交易市场,抢占蓝碳国际制高点 。
中新社采访人员:目前中国蓝碳研究愈加深入,蓝碳交易也逐步开展,蓝碳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是什么?蓝碳从科研到交易,都涉及哪些新内容?
邢巧:目前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是获得国际认可的蓝碳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方法学等研究也较成熟 。蓝碳研究的焦点在渔业碳汇、微生物碳泵以及珊瑚礁等在固碳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推动其被国际认可 。其中,渔业碳汇和微生物碳泵等概念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目前在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中国今年在福建连江完成了首笔渔业碳汇交易 。珊瑚礁在固碳等方面的作用虽然有一些认识,但相关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不断深化微生物碳汇、渔业碳汇及珊瑚礁碳汇理论,是接下来推动中国优势资源碳汇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的重要工作 。
蓝碳是一项比较前沿的系统工程,涉及基础研究、碳库调查、碳汇核算、方法学开发、交易规则、价值转化等内容,比如珊瑚礁碳汇机理、红树林碳汇方法学、蓝碳交易制度、蓝碳投融资标准规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