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哪个学派?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 庄子是哪家代表学派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中国哲学思想,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分享道家思想另外一个代表思想家庄子的哲学思想 。在介绍庄子的道家思想之前,让我们来简单对比一下同样是道家思想家,老子和庄子的差异 。

庄子是哪个学派?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 庄子是哪家代表学派

文章插图

【庄子是哪个学派?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 庄子是哪家代表学派】庄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369年,姓庄名周,所以我们经常有称之为“庄周” 。我们都知道,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老子开创了道家思想之后,然后就是庄子比较有名了,我们可能认为庄子和老子是差不多时代的人 。但其实他们差很远,老子出生的年月虽然不详,但是大约是公元前571年左右,而庄子是公元前369年,前后基本上相差了200年,就好比现代的我们和19世纪初的两代人一样,其实社会环境相差很多 。庄子出生在战国中期的宋国,而老子是出生在春秋中晚期的陈国,春秋一般我们一般是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而战国时期是指从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秦王朝为止 。
庄子是哪个学派?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 庄子是哪家代表学派

文章插图
“春秋时期”虽然周朝开始衰落,进入了“礼崩乐坏”的年代,但是相比于“战国时期”,那社会环境还是好太多了 。我们都知道,周朝是以“礼乐治国”,所以,大家对战争还是非常克制的,而在战国时期,大家就没有那么克制了 。有两次著名的战争,一个是发生在大约公元前638年,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一个是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左右,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 。通过这两次战争就可以窥视两个历史时期的差异了 。
泓水之战是宋国的宋襄公和楚国为争夺霸权,发生的一次战争,虽然这场战争是以宋国失败而告终 。但是过程非常有意思,因为其实一开始,宋国是占有地利优势的,宋襄公集结大量军队在泓水边等着楚国来应战,楚国的军队正在渡河,宋国的一个军官就对宋襄公说:“楚军比我军人数多,我们应该趁他们正在渡河,马上发起进攻,那样楚军必败 。”,但出人意料,宋襄公却说:那不行,这不符合战争的“礼数”,而且还进行了长篇大论,大概意思是说,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什么的,一要等楚军全部渡过河,列好阵了再进攻 。但结果就是楚军全部渡过河后,宋军最终因寡不敌众,最后输得很惨,宋襄公还因此受伤了,第二年就去世了 。如果用今人的眼光来看,这位宋襄公确实有点傻 。但是,在当时非常注重“礼仪道德”的春秋时期,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
庄子是哪个学派?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 庄子是哪家代表学派

文章插图
但300多年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就完全不一样了,当时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这个地方,和赵国军队发生了激战,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占领了长平,而且秦国军队还前后斩杀赵国士兵4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被活埋的,可见这个时候的战争已经完全不讲“礼”了,非常残酷 。
当然这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两个例子,我只是想说明老子说在春秋和庄子所在的战国时期,社会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那这导致他们的思想也有了差别 。那他们的思想有什么差异呢?简单来说就是,老子的思想更“外向”,更偏向于“治世”,有更多的自然主义倾向;而庄子的思想更“内向”,更偏向于“治己”,有更多的人文主义倾向 。
庄子是哪个学派?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 庄子是哪家代表学派

文章插图
在老子的年代虽然周朝礼崩乐坏,但礼仪制度还尚存,也是比较和平的年代,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很多章节也都是论述君王的治国思想,比如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对待老百姓等等,甚至还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状态下生活方式的向往 。而庄子生活中战国中后期更加残酷的战乱社会,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虽然他们都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但是庄子的思想有一种被动“避世”的倾向,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力,而老子的思想则是一种主动的“避世” 。
庄子是哪个学派?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 庄子是哪家代表学派

文章插图
在《庄子》里面很多故事都显示出了庄子这种人生态度,在《庄子》的外篇、内篇、杂篇等几十篇文章中,很少对如何治理国家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的时候,也是简单继承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而《庄子》中的名篇,比如“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等等,都是关于庄子关于人生哲学的论述 。所以,如果要说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最大的区别的话,老子更偏向于自然哲学,而庄子更偏向于人生哲学 。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老子的思想中,也有很多人生的思考,庄子的思想中也有一些治国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