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模式”成牛津词典2022年度词 摆烂一词竟出自NBA

【“摆烂模式”成牛津词典2022年度词 摆烂一词竟出自NBA】

“摆烂模式”成牛津词典2022年度词 摆烂一词竟出自NBA

文章插图
2022牛津年度词汇入围词条正式公布,每个词条都被认为“以个性化的方式捕捉了过去一年的情绪与风气” 。牛津大学出版社语言中心首次决定,最终结果由公众投票产生,“语言的真正仲裁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
今年的入围词条包括Goblin Mode(鬼怪模式,又名“摆烂模式”),#IStandWith(#我支持)以及Metaverse(元宇宙) 。据牛津大学出版社统计数据显示,这一年中,入围的三个词条使用频率均急剧上升,并且直击“今年最主要的几个关注点” 。
“摆烂模式”成牛津词典2022年度词 摆烂一词竟出自NBA

文章插图
其中,“摆烂模式”(GoblinMode)来源于英语中的俚语,形容的是一种“毫无愧疚感的自我放纵、懒惰、邋遢或贪婪”状态,且“通常以一种违背社会规范、或拒绝社会期待的姿态”呈现 。这个词条早在2009年就曾出现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当时的使用者用它描述自己“像鬼怪一样偷偷在房子里走来走去”,但并未普及 。据谷歌数据显示,该词条于今年2月意外走红,据说美国演员朱莉娅·福克斯(JuliaFox)最先在社交媒体上引用了这个词条,但遭到当事人否认 。后经证实,这其实是推特某网友的编造调侃 。尽管是一起“乌龙”,但“摆烂模式”却在一众讨论中被推到台前 。有网友称:“这个词精准地描述了我进入2022年后的癫狂状态 。”
“摆烂模式”成牛津词典2022年度词 摆烂一词竟出自NBA

文章插图
“摆烂模式”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的热度趋势变化 。(图源:Google Trends)
该词的走红暗合了社会情绪的微妙转变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互联网美学”(Cottagecore)一度成为当年的高频词汇,人们曾在这一词条下分享封控居家时烘焙的点心与手作的刺绣,感慨社会时钟暂停后的“浪漫生活”想象 。然而,随着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这种情绪转为一种“堕落后的自我放逐”——无休止地刷着社交媒体信息;将一袋薯片机械地倒在嘴里;穿着睡衣出门,只是下楼去便利店买罐可乐……
“在家久了,人似乎不必再为那些来自社会的条条框框而困扰 。”在一家科创企业工作的彼得·海耶斯(PeterHayes)戏称,自己的确是在“摆烂”(Goblin) 。居家期间,他时常穿着睡衣参加远程会议,很少再花心思打理外表,“也可能是觉得,我们都快完了,这些还有必要吗?”而在网友戴夫·麦克纳米(DaveMcNamee)看来,这个词条的本质是一种自由开闭的状态 。“摆烂模式不是一个永久的身份标识,而是一种心态 。”
“摆烂模式”成牛津词典2022年度词 摆烂一词竟出自NBA

文章插图
“摆烂模式”讽喻漫画 。(图源:英国《卫报》)
另一个入围词条“#我支持”(#IStandWith)则正面回应了过往一年的社会撕裂 。它是今年广泛出现于英语社交媒体中的标签词,用以标识网民在相关事件中的态度与立场,进而以此寻找各自的“同温层” 。从公共层面的俄乌冲突,到私人领域的“德普诉前妻希尔德案”,社交媒体中的意见撕裂在过去的一年间从未间断 。
与此同时,代表着未来想象的“元宇宙”(Metaverse)不出意外进入了今年的候选名单 。1992年,该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Crash)中,30年后的今天,当初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虚拟现实”悄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 。2021年末,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脸书”)更名为Meta(“元宇宙”),一度加速了这一词条的流行,而今年曝出的科技行业最大规模裁员也再度将“元宇宙”推上风口浪尖 。尽管争议颇多,但该词条的确在过去的一年间成为舆论焦点,其使用量仅在2022年10月就相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 。
此外,与上述词汇一同参与评选,但最终未能入围候选名单的词条还有“白金禧年”(PlattyJubes),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70周年;以及“精神离职”(QuietQuitting),形容一种“身在工作岗位,但不再认同工作是生活重心,只做分内事”的工作心态 。
“摆烂模式”成牛津词典2022年度词 摆烂一词竟出自NBA

文章插图
《人生切割术》(2022)剧照 。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该评选历史上首次将最终决定权交由公众 。对此,牛津大学出版社语言中心主任卡斯帕·格拉斯沃(CasperGrathwohl)称,部分原因在于考虑到我们所生活的“后疫情时代”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正在重新开放,本着这样的精神,我们向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语言爱好者们开放了投票渠道 。我们都共同参与了英语演变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