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lab? Audiolab audiolab怎么调水下


audiolab? Audiolab audiolab怎么调水下

文章插图
本文作者——常盘 清
录音/母带处理工程师 。1970年,入职菅野冲彦主办的Audio Lab 。此后,以古典乐为中心,广泛参与了录音和母带处理工作 。1973年,转至日本Phonogram 。1999年,调动至改名后的环球音乐 。2006年开始作为自由职业者从事音乐录音、编辑、制作工作 。

音乐CD作为商品问世,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 。据说模拟LP唱片于1948年初次发售 。而到了1986年,全世界CD销售数量超过了LP销售数量 。直到现在,LP唱片仍受资深LP唱片爱好者支持,维持着少量生产 。可以说LP唱片占领音乐软件市场近四十年 。另一方面,CD的历史也与LP比肩 。与数字初期情况相比,现在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处于不断进化之中 。
尽管数字录音技术理论上来说远比模拟技术先进,但我认为初期的CD在音质方面很难说必超LP 。但就个人意见而言,我认为现在绝大多数CD都超过了模拟录音 。这归功于现在数字录音器械设备性能的提高以及制作者对录音记录的高度适应性 。
在此,我打算以自己在唱片制作现场的亲身经验为中心,立足于模拟录音过去的发展经历以及数字录音的发展现状,从唱片制作者的视角谈谈对乐音的思考 。

模拟磁带录音是与嘶声和复印的战争模拟录音,即磁带录音,在LP唱片全盛时期,是除了「直刻片」方式以外,制作商品量产化制作母带的唯一手段 。使用的录音机以及录音磁带的性能和音质会对制作的音乐音质造成一定影响 。在记录乐音的同时,也可能会记录下其他杂音,例如按下磁带录音机录音按钮瞬间产生的不可控杂音,磁带嘶声与输入音混合的杂音,以及原声中所没有的,像附着在声音轮廓中所谓「髭」的轻微「调制失真」等 。因此制作者十分注意录音电平的设定和录音磁带的选择 。
我们都知道如果使用旧磁带重新记录乐音,由于旧磁带曾一遍遍反复录音与消除作业,所以与使用全新磁带相比,记录下的乐音在播放时含有更多的噪声和声音失真 。为了追求更高的S/N比一般会在磁带饱和前提高录音电平,但相对地,录音磁带在带盘卷起来的时候磁带相互紧贴,导致复印效应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从而造成不良影响 。虽说这是磁带录音无法避免的宿命,但对于制作者而言,如何想方设法最好地记录音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
为了克服此类负面要素,唱片公司常会有效利用降噪系统 。海外合作的厂标公司送过来的西洋音乐制作母带也多使用搭载Dolby A型的磁带 。尤其是欧洲寄过来的古典音乐母带,几乎90%以上使用了Dolby 。此外,在多轨录音中,轨数越多越好 。为了抑制2声道立体声在缩混时的磁带嘶声,在16轨和12轨录音中,降噪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
1970年代以后的LP唱片正好赶上剪辑系统的性能提升,其品质逐年提升,同时一般家庭用播放装置的音质也有所提升,因此那个时代的录音制作现场积极使用改善音质的装置与系统,并花功夫研究高S/N比高品质模拟制品的制作 。与此同时,针对录音磁带品质的改良,各大公司进行了各类研发,生产了众多新产品 。
audiolab? Audiolab audiolab怎么调水下

文章插图
录音所使用的1/4英寸专业开盘磁带,由Amperex、BASF 和 AGFA等欧美代表厂家所生产 。
就美国产而言,业务用录音磁带的代表产品为3M公司Scotch品牌的202、206、250 。而日本市场大多使用Amperex品牌的406、456等 。国产Scotch品牌除了制造销售上述同产品编号的同等产品外,也生产了国产原创的246 。此外,欧洲产的特征就是AGFA(AGFA)与BASF(BASF)品牌流行在带基面(磁性体一面的反面)印上品牌名,产品编号等 。虽然各类新产品都提升了最大输出电平,并针对抑制相关的复印率做出了改良,但仍需要降噪系统 。可以认为当时的录音业界,尤其是欧洲区,Dolby系统是必须的东西,以搭载Dolby的制作母带来进行整体音乐的实际制作 。

使用Dolby 时特别追求细致的录音电平设定测试磁带(校准磁带)主要为了调节磁带录音机录音放大器/播放放大器的频率特性,以1kHz或850Hz的标准符号来记录 。像1kHz之类的标准电平(标准磁通量密度)随着录音磁带的改良也在逐年发生变化 。60年代,Scotch 111采用业界标准的美国产磁带,速度15英寸(38cm),其SEC标准磁平是185nWb(nanoweber)/㎡ 。此后,70年代开始,206、456渐渐标准化,磁平提升至250nWb/㎡ 。VU表大约提升了3dB 。而当时欧洲搭载Dolby A的制作母带标准磁平为320nWb/㎡ 。大约为十5dB 。按当时欧洲的标准,要求将录音电平提升至5dB,并同时使用Dolby。而且录音特性为IEC(CCIR)曲线,与NAB标准相比在磁带嘶声方面更为有利,采用录音时将高音域提升至NAB曲线以上,播放时切除的方式 。(第1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