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县衙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对清朝县衙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 , 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清朝县衙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山前杜宇哀 , 山下杜鹃开 。肠断声声血 , 郎行何日回--《杜鹃词》
升堂、威武 , 这是古装电视剧中十分常见的一幕 , 在古代可不像现代社会 , 大小事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所管辖 , 在古代 , 大事小事几乎全部由县衙的知府一个人说了算 , 所以每次出现大事小事 , 很快就是升堂 。
也不知是不是道具组比较缺钱的原因 , 影视剧中清朝的县衙给人一种十分廉价的感觉 , 但事实上 , 即使是最低级别的县衙 , 其规模都堪比紫禁城 , 是当仁不让的“小朝廷” 。
权力划分
清朝虽然不如现代的科技发达 , 但是在有些方面却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 其中就包括官职的划分 , 清朝对官职的划分非常的明确 , 从名称、权力范围到职能 , 都达到了一个十分细致的标准 。
清朝的官员一共分为六个级别 , 从上到下分别处理着各类大小事务 , 而其中最低级别的自然就是知县了 , 也许在很多影视剧中 , 知县就是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 , 不仅权力十分有限 , 皇亲国戚、地方豪强都可以随意欺负 , 但真相却恰恰相反 。

清朝县衙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文章插图
虽然知县是很小的官 , 但朝廷对知县却十分的严格 , 每一次知县的任命 , 都必须经过皇帝或者首辅大臣的认可 , 在权力上也有非常明确的执法权 , 即使官高一级 , 也不能越过知县进行执法 , 遇到案件的时候 , 最大的参与就是一起审案 。
就在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当中 , 来自朝廷的一品大员 , 督查等官员要插手案件的时候 , 也只能要求重新开庭审理 , 而且还是在台下参与审理 , 只有发言权 , 可见即使那时权力滔天的官员也不敢逾越法制 。
而且知县也不仅仅是审案的权力 , 可以说在这一亩三分地上 , 知县是最有权威的人 , 从某些角度来说 , 知县说话比皇帝还要管用 , 而且知县在地方上可以随意安排自己手下的员工 , 例如师爷、衙役等 , 都是知县可以自由选拔的 , 只要在经济承受范围内 , 知县的工作人员数量是没有人可以要求的 。
清朝县衙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文章插图
县衙的规模
既然有足够大的权力 , 那么县衙的规模究竟是怎样的呢 , 这点和电视剧中完全不同 , 大部分古装电视剧都是对县衙的建立 , 都进行了实地取经 , 有的干脆在真实的县衙中进行拍摄 , 但有一点他们忽略了 , 这就是时间 , 他们所参考的县衙 , 早已经历了岁月的摧残 。
在县衙的门口 , 有两座大狮子和一个大鼓 , 这两样物品是县衙的门面 , 自然是不能马虎的 , 在大部分地区 , 县衙门口的石狮子无论在个头上还是在雕刻程度上 , 都是当地最好的 , 无论一个人家里再有钱 , 也不能购买更大更好的石狮子 , 因为这意味着你愉悦了政府的权力 。
而县衙的大鼓也是非常昂贵的 , 根据记载 , 县衙的大鼓必须有非常响亮的声音 , 有人击鼓鸣冤的时候 , 至少两条街的人都要听的到才可以 , 由此可见这个鼓的珍贵程度 。
在进入大门后就是县衙了 , 古代的县衙有着统一的装修风格和标准 , 也有固定的工匠进行维护 , 虽然县衙不一定是最精美的 , 但一定要别具威严 , 除去一些当地著名的富商外 , 县衙一定是当地最漂亮的建筑 , 就连县衙中衙役的棍子 , 也非常的考究 , 不可随意丢失或者损坏 。
从规模上来说 , 县衙的规模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朝廷 , 知县的位置 , 师爷的位置 , 衙役的位置 , 被告和原告的位置都有固定的划分 , 如果逾越自己的位置 , 立刻可以当做违法进行逮捕 , 这点可不是现代法院等机构可以媲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