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钺之诛( 二 )



诛:《酉集上·言字部》《唐韵》陟输切《集韵》《韵会》追输切 , □音株 。《说文》讨也 。《广雅》杀也 。《书·胤征》以干先王之诛 。《礼·月令》诘诛暴慢 。〈注〉诛者 , 戮其人 。《前汉·□法志》征暴诛悖 , 治之威也 。《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 , 人得而诛之 , 为不善乎幽暗之中者 , 鬼得而诛之 。又《释名》罪及余人曰诛 。诛 , 株也 。如株木根 , 枝叶尽落也 。《周礼·秋官·司烜氏》军旅修火禁 , 邦若屋诛 , 则为明竁焉 。〈注〉郑司农云:屋诛 , 谓夷三族 。又《易·亲卦》明夷诛也 。〈注〉诛 , 伤也 。又《晋语》小国敖 , 大国袭焉 , 曰诛 。又《玉篇》罚也 。《礼·曲礼》以足蹙路马刍有诛 , 齿路马有诛 。〈注〉诛 , 罚也 。又《类篇》责也 。《左传·襄三十一年》诛求无时 。〈注〉诛 , 责也 。《周礼·天官·大宰》诛以驭其过 。〈疏〉人有过失 , 非故为之者 , 则以言语责让之 。又翦除也 。《晋语》故以惠诛怨 。〈注〉诛 , 除也 。《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 , 以力耕乎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诗》傍此烟霞茅可诛 。《正字通》翦茅为屋 。借用诛字 。又叶之由切 , 音周 。《华核·自责文》不敢违敕 , 惧速罪诛 , 冒承诏命 , 魂逝形留 。又叶株遇切 , 株去声 。《蔡邕·释诲》下获熏胥之辜 , 高受灭家之诛 , 前车已覆 , 袭轨而骛 。考证:(《周礼·秋官·司烜氏》〈注〉郑司农云:屋诛 , 为夷三族 。)谨照原文为改谓 。
【斧钺之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