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高龄考生:99岁不算老104岁还赶考( 二 )


网络配图
公布录取名单之后,欣喜若狂的谢启祚提笔赋诗一首,取名为《老女出嫁》,以此来形容自己高龄中举的心情,这首诗是这么写的:
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 。
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 。
自知真处女,人号老风流 。
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
在诗歌中,他把自己中举比作老处女出嫁,说自己虽然98岁了,但对于参加科举考试是充满自信的,一点也不感到害羞 。其实,跟谢启祚同时参加考试,并考上的考生中,就有一位12岁的考生,他能不感到害羞吗?用“照镜花生靥”来表示自己是有才华的,有信心能打动主考官的心 。他认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真实状况的,即是“自知真处女”,只是以前运气不佳,没有考上而已,这么老了还参加科举考试,人家都说他是个不服老的风流才子 。他对那些青年才俊说,你们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有什么了不起,我这么大年龄照样能在科场中脱颖而出 。
也许是中举更加激发了他的自信心,他下决心要到京城参加会试 。那时候没有我们现在的飞机、汽车、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一个98岁的老人要怎样才能从广东到达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京城呢?98岁的谢老先生估计也不能骑马,他恐怕只能坐轿子了 。对于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来说,坐轿子长途跋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谢启祚还是按期到达了京城,并且按期参加了会试 。也可能是由于旅途过度劳累,也可能是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谢启祚还是落榜了 。这样一个将近一百岁的人走几千里来参加考试,肯定会成为当时社会的一条爆炸性的新闻 。
这件事情很快在京城的街头巷尾传开了,自然也传到了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耳中 。当时乾隆皇帝已经77岁了,也许觉得一个比自己大21岁的人居然还能从广东来京城应试,确实不简单,非常佩服他 。为了表示龙恩浩荡,他特地恩赐了一个国子监司业官衔给谢老先生 。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呢?国子监是当时官府办的最高学府,是当时最好的重点大学,国子监司业可以说是这所大学的一个兼职教授,或者说是这个大学的校长助理 。当然,谢助理是不要真正参与工作的,只是一个名分而已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在皇帝过八十大寿时,谢启祚又托福晋升为鸿胪卿 。此后乾隆还赐诗给他,对他非常关照 。当时有人说谢启祚“非特登科年齿之高,当为本朝第一 。即家门鼎盛,子孙众多,恐亦罕与比俪也” 。
网络配图
在清代,谢启祚是不是最老的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呢?肯定不是,谢老先生是98岁参加乡试,99岁参加会试的,还有跟他年龄相当的人坚持不懈地参加科举考试 。
乾隆年间,一位叫王健寒的番禺老童生,99岁还能参加考试 。另一位高龄考生叫黄章,他是广东顺德人,60多岁时成为秀才,83岁被选拔到国子监,成为国子监的正式学生 。
康熙三十八年(1699)八月初九的凌晨,顺天乡试门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点名工作 。当点名者叫“黄章、黄章”时,只听见人群中一阵喧哗,并未听到黄章的回答声,只好又叫:“黄章来了吗?国子监的黄章来了吗?”这时一个苍老的男中音回答到:“我来了,在这里,不要着急,等等!”这时只见两个年轻人搀扶着一个头发花白,撑着拐杖的干瘪老头慢慢走过来,对工作人员说:“我就是国子监的黄章,可以入场了吧 。”国子监的结保教授从旁边出来,对点名工作人员说:“这个人是黄章没有错 。”这一下让执行考务的工作人员感到十分为难,如果按照规矩,只能让这个老人一个人通过搜检进入考场,但他这个样子一个人要走进考场恐怕是十分困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