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论文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机制1高血压的发病原因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
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有特定的疾病及病因,比如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可通过手术从而得到根治或者是改善 。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是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在比例上遗传因素占百分之四十,环境因素约占百分之六十 。
第一个,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
第二,环境因素,比如说饮食,患者的摄盐量,患者的高蛋白质的摄入,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或者是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也会影响血压 。精神因素也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超重或肥胖也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部分患者服用避孕药物也可导致血压升高,部分患者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可以导致血压升高 。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高血压发病是通过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但目前是具体的途径与环节目前还不清楚 。目前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高血压不是一种均质、居民同质性的疾病,不同的个体之间,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 。
第二,高血压的病情较长,进展一般比较缓慢,不同阶段有始动、维持和加速等不同的机制参与 。
第三,参与血压正常生理调节的机制不等于血压的发病机制,某一机制的异常或者是缺陷常被其他机制代偿 。
第四,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高血压引起的病例生理变化很难截然分开,血压的波动性和高血压定义的人为性以及发病的时间的模糊性也使使动机制很难确定 。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2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因素并存,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损伤重要的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
首先:心脏,高血压可以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扩张,长期高血压发生心脏肥厚和扩大时,称为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最终可以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
第二:期高血压对脑组织的影响,无论是脑卒中,或者是慢性脑缺血,都是脑血管病变的后果 。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和变性,从而发生脑出血 。
第三:肾脏,肾单位数目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长期持续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增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从而进一步导致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 。
第四:视网膜小动脉,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随着病情变化,出现硬化改变 。某些患者可以出现高血压急症,当出现高血压急症的时候,可以表现为心、脑、肾、 眼底及大动脉严重的功能障碍及不可逆的损害 。
高血压危险程度分级3高血压的预后不仅与血压升高水平有关,而且与其他心血管存在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有关 。因此,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角度来看,现在主张对高血压患者做心血管危险分层,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 。具体分层标准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比如123级高血压、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发症的情况可以进行分层 。
用于分层的其他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大于五十五岁,女性大于六十五岁,吸烟,血胆固醇大于5.72毫摩尔每升,低密度脂蛋白大于3.3毫摩尔每升,高密度酯蛋白小于1.0毫摩尔每升, 有早期的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腹型肥胖,或体重指数指数BMI大于28,高敏C反应蛋白偏高,缺乏体力活动 。
用于分层的靶器官损害有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彩超证实有颈动脉斑块、或内膜中层增厚,血肌酐轻度升高,男性在115-133摩尔每升,女性在107-124摩尔每升,尿蛋白30-300毫克每二十四小时 。男性的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大于22,女性大于31毫克每克 。
用于分层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以及血管疾病 。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对于一级高血压的患者来说 。如果没有其他的危险因素,则为低危,有三个或以上的危险因素,或者是糖尿病,或者是靶器官损害即为高危,当出现了并发症时即为极高危 。对于三级高血压患者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危险因素,也属于高危患者 。
高血压注意事项大全4【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论文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第一个必须改善生活行为,这是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