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是自杀而是因为偷情被人谋杀的?

屈原这位人物我们大家都知道 , 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 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在《诗经》的基础上 , 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 , 创造出了“楚辞”这种诗歌体 。后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而亡 , 传说当地的百姓为了防止他的遗体被鱼所食 , 纷纷投下粽子来喂鱼 ,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端午节的由来了 。
【屈原不是自杀而是因为偷情被人谋杀的?】那么他为何要自沉汨罗江呢?历来都有很多种说法 , 不过却都相差甚远 , 估计是分析的角度不同吧 。不过总的概括来说 , 主要就是以下这三种 。
网络配图
说法一:以死谏楚王
话说当年屈原看到楚国“党人”横行 , 朝堂之上没有忠臣良将 , 国家没有了抵抗外敌的力量 , 百姓完全看不到希望 , 楚国即将面临亡国之祸 。而此刻满怀救国大志的他却又因谗言而被流放 , 感叹自己报国之志无法实现 , 决定以自己的死来震醒昏君 。他在《离骚》篇末有这么一句 , “吾将从彭咸之居” 。彭咸是商朝有名的士大夫 , 他曾忠心劝谏国君 , 遭到漠视 , 最后愤然投水而亡 。由此看来屈原的这个做法应该是向他学习的 。
说法二:以身殉国
我们都知道 , 屈原和楚王同姓 , 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 所以他对于楚王和楚国 , 不仅仅是大臣对朝廷的忠诚 , 还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 。清代学者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认为 , 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国大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 , 他不忍心亲眼目睹国家的灭亡 , 所以才会投江殉国 。郭沫若在《屈原考》中也曾写道:“就在郢都被攻破的那一年 , 屈原写了一篇《哀郢》 , 他看不过国破家亡 , 百姓颠沛流离的苦状 , 才悲愤自杀的 。”
网络配图
说法三:非自杀 , 是死于谋杀
除了以上两个比较普遍的观点外 , 最近又有学者提出了第三个观点 , 那就是屈原并非是自杀 , 而是死于谋杀 。文章开头我们就说过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写过不少的情诗 , 《湘夫子》便是其一 。
看完这篇文章 , 我们通过屈原谦卑的态度可以判断 , “湘夫子”在当时拥有很高的地位 , 而且要远远超过屈原 , (本文章由天天爱养生网整理发布) , 所以说她很可能是一位王室成员;另外“湘夫子”有着绝世的容颜;“湘夫子”是一位已经出嫁 , 首道德礼数所约束的女子 , 她不能与屈原公开会面 , 只能私下偷偷的约会 。而标题中的“湘”代表的是楚国 , “夫子”自然就是妻子 , 翻遍了当时王宫所有有身份的女人 , 符合“湘夫子”身份的只有楚怀王的宠妃郑袖 。
她与屈原的暧昧关系被楚怀王知道后 , 促使他以政治的名义将屈原流放 。后来楚怀王在秦国病逝 , 他的儿子顷襄王继位 , 随后为了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再次死灰复燃 , 便遵照楚怀王的遗命 , 派人对屈原进行了追杀 。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 , 士兵们在江边抓住了屈原 , 将他杀死后装入袋中 , 绑上石块投入江心 , 上演了一出残酷的历史悲剧 。当时有百姓目击了这一谋杀的过程 , 但在当时的暴政下他们必须委婉地说出真相 , 于是导致了“端午节”的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