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有没有篡夺皇位?康熙最想传位的人到底是谁?

这个问题,目前只能寻找一个较为合理的答案,而不能保证这就是真实的答案 。毕竟,历史的真相已经永沉史海,史学家和考古家迄今都没能找出篡位有否的铁证 。
对封建帝国而言,皇位的继承乃是帝国的根本大事,康熙号称“千古一帝”、“世之明君”,自然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 。所以,嫡长子胤礽刚满周岁,康熙就参照汉族封建王朝的“嫡长制”,将之册立为皇太子 。
不过,康熙儿子很多(共有三十五个),在位时间很长(六十年) 。则在漫长的岁月里,皇太子胤礽就遭到了其他意欲染指储君大位的皇子的围攻 。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只好铤而走险,准备快刀斩乱麻,通过搞宫廷政变来抢班夺权,把生米做成熟饭,让其他皇子死心 。结果,惨遭废黜(两次),彻底与皇位无缘 。
皇太子被废,储位虚悬,众皇子的明争暗斗更为残酷、激烈 。
其中,锋芒已露的有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允禵五人 。
其余皇子如皇九子胤禟、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五子胤禑、皇十七子胤礼等等则以前面五人为老大,各自站队,分开阵营厮杀 。
皇长子胤禔看到唯一的嫡子已被废,认为储位必属长子,得意忘形,向康熙提出诛杀胤礽,以绝后患 。
康熙气怒胤禔没有骨肉手足情,痛斥其“不谙 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是“乱臣贼子” 。
皇三子胤祉于是在此关键时刻,对胤禔发起致命一击,揭发他曾用巫术镇魇皇太子胤礽 。
胤禔因此被革去郡王,幽禁 。
嫡长子胤礽、皇长子胤禔被除,皇三子胤祉以为论序当是自己得立,哪料势力最大、对储位欲望最强烈的皇八子胤禩急吼吼地冒出头,将他压了下去 。
皇八子胤禩气势太盛,咄咄逼人,康熙不喜欢 。
康煕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康熙在京师畅春园搞了一次选举皇太子的“官意测验”,要满汉文武官员在诸皇子中举奏一人为皇太子 。皇八子党群庞大,很多官员都书“八阿哥”三字于纸 。
康熙大出意料,大骂这些官员,说他们“殊属可恨” 。
皇八子胤禩看见皇父出尔反尔,不遵照“官意测验”结果立储,还斥骂自己的死党,杀气大盛 。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病重,皇八子胤禩挑衅似的给父亲进献了一只将毙之鹰,意存嘲弄 。
康熙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愤恨怒骂:“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为了化解来自皇八子胤禩的危险气息,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任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授命西征 。
康熙这么做,是鉴于胤禵和皇八子胤禩走得太近,因此调虎离山,削弱皇八子胤禩的实力,减轻京师的威胁,暂时消饵“兴兵逼位”的危险 。
嫡长子胤礽之外,对储位虎视眈眈的五人已排除其四(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允禵),就只剩下皇四子胤禛了 。
康熙虽然没有公开指定皇四子胤禛为储,但从种种迹象看来,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就是康熙心中的最佳继位人选 。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废黜皇太子胤礽,以皇长子胤禔为代表的好几个皇子都喜形于色,向康熙提议要斩除掉胤礽 。胤禛以骨肉手足之情出面为胤礽保奏 。康熙圣心大慰,连连称赞胤禛,说他“性量过人,深明大义”“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 。
康熙重立胤礽,对几个成年的儿子一一作了点评,对胤禛评价极高 。他说:“四阿哥(胤禛)是朕亲自抚育长大的,他在幼年时心性不定,但极能体察朕的意思,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至纯至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