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幼崽不好养吗

就在昨天,荣爸的一个好基友,也是一名新晋升没两年的菜鸟奶爸实在忍无可忍了,给我发来了微信:
原因是他家1岁10个月的娃,天天吭吭唧唧,让干啥都说“不要!”
我一看就知道这娃恐怕是进入了terrible two时期了 。我看了下表,眼看就到妹妹练琴的时间了,打字解释的时间肯定不够,只能语音了 。
我用了五分钟12秒的时间,简短地给好基友奶爸传达了三点讯息:
第一,这是典型的terrible two症状,请他放心,每个孩子成长到这个年龄段都会是这幅熊样子,请开心的接受,因为这意味着你娃很正常,大脑和智力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展,他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戳这里了解详情→儿子竟敢打老子?太认真你就输了!自我的建立就是从打开始的!)
第二,请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从2岁开始接下来的岁月里,孩子的各项吃喝拉撒类生理问题将逐渐变得没那么重要,孩子的智力、兴趣、习惯 。情绪等心理问题就要占领你头疼的高地了,别想着解决什么,努力去适应就好 。挂电话之前我还不忘嘱咐他,大兄弟,以后的路还长,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心态很重要 。
最后一点就是老娘也很忙,有关terrible twod的相关问题请去我公众号搜索关键词“terrible two”或“敏感期”了解 。有参考答案就去翻书吧,别问老师了,因为老师也在忙着打怪升级对付terrile four的熊孩子 。
【哈士奇幼崽不好养吗】挂了电话,我开始陪着妹妹练琴 。没多久,我也一样遭遇了熊孩子的吭吭唧唧 。
只要孩子一下学,就是我的修罗场,吵吵闹闹、拉拉扯扯、哭哭啼啼,直到睡觉 。我时常感叹,怎么养个孩子这么费劲?
看看隔壁的小鸡小鸭,一个月就满地找食吃了 。小猫小狗三个月,也能自求多福地独立生活了 。再不济,瞅瞅我们的近亲小猴,出生就能薅住妈妈的毛挂在身上了 。
扭头看一眼自己家孩子,生下来就只会哭,抓个手指都费劲 。大一点儿也没好哪去,一不注意就撒手没,一点没有自然界的忧患意识,压根不会紧紧围绕在以老母亲为中心的地盘玩耍……
再看看楼下的哈士奇,同样是撒手没,但它起码不会顶嘴啊!自己家娃怎么瞅,都是干啥啥不成,抬杠第一名 。
近来我时常怀疑人生,养育后代这事,为啥在别的动物身上就如此的容易,在老母亲这里就这么坎坷?

哈士奇幼崽不好养吗

文章插图
到底是我这个妈的问题?还是娃的问题?
可能还真是爹妈的问题,因为人类的幼崽跟自然界的小动物比起来,是个“早产儿” 。
生来弱鸡,是母体不给力说起“早产儿”的问题,自然肯定跟妈脱不了干系 。咱们还是得从人跟猴的区别说起 。
你说为什么猴儿生下来就拽着妈妈行走,而新生儿睁个眼都费劲?不管跟小猴小羊小马小雏小乌龟哪一个怎么比,人类的幼崽都很像是一个未完待续的半成品 。
这是因为人类的幼崽在母体里没有呆够时间就提前出来了,以至于“先天发育不足”,所以必须得靠着后天父母的喂养来弥补 。
动物学家Adolf Portmann认为,人类胚胎起码要经过18~21个月,才能达到黑猩猩幼崽出生时的成熟度 。而我们人类母亲,怀胎只有9个多月 。从理论上来说,你的孩子必须长到一岁左右,才能赶上黑猩猩刚出生的发育水平 。
这也就是为啥,小鹿、小马出生几个小时就能站起来走路,而我们人类的孩子要1岁左右才能自己跌跌撞撞地迈步走,就是因为胚胎在母体中的成熟度差得远 。
你可能会问,为啥我们人类就不能让娃在肚子里多待一待,修炼齐活了再出来?这得省去当妈的多少糟心事儿啊!想想看,一生下来就能跑能跳能吃饭,文能背九九乘法表,武能跑50米不带喘粗气儿,尊老爱幼、锄强扶弱,这孩子养起来得多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