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地位有多低下?一块铁牌、两件小事足以说明

如果说宦官算得上一个官位的话 , 太监就显得地位更低了 , 虽然两者的意思差不多 。到了清代 , “宦官”这个词几乎消失了 , 宫里的阉人统一称为“太监” , 这也充分说明了清代太监地位的低下 。
清代建立之初 , 刚刚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 对于宦官也没有太多的认识 。不过清代皇帝充分吸取了明代宦官误国的教训 , 对宦官一直是严加防范 , 他们给这个群体的定位就是宫里的仆役 。
顺治是一个善良的皇帝 , 对于明代遗留下来的宫廷人员 , 顺治帝一律采取留用的政策 。宦官们认为这下有机可乘了 , 可是顺治帝在宫里挂出的一块铁牌让他们彻底死心 。
铁牌上大致记载的意思是:宦官制度自古就有 , 所以就不废除了 。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造成祸乱 。明朝的刘瑾、魏忠贤干预朝政、滥杀无辜甚至图谋不轨 , 我们后人要引以为戒 。以后但凡宦官干涉朝政、贿赂衙门、结交满汉官员、上奏外事、谈论官员是非的 , 一律凌迟处死!
这块铁牌就像一柄高悬的宝剑 , 架在宫里所有太监的脑袋上 , 是他们再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顺治之后 , 一直到光绪皇帝之前 , 太监们再也没能翻身 。
康熙皇帝登基之后 , 又将宦官制度进一步完善 。他下令撤除十三衙门 , 永不使用内官 , 内廷的一切事务均有内务府管理 , 这也就夺走了宦官仅存的最后一点权力 。同时康熙还规定太监见到大臣要恭敬站立 , 禁止与宫内女子结识 , 禁止在宫内认干亲 , 太监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 。
雍正年间有一个关于太监的趣事叫“魏珠得一城” 。说的是魏珠是康熙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 。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 , 魏珠得到消息比较早 , 他马上跑过去将此事告诉了雍亲王 。后来雍正当了皇帝 , 决定好好赏赐魏珠 , 就问他想要点什么 。魏珠自恃立了大功 , 不假思索地说:“奴才想要一座城!”
雍正皇帝是出了名的讲信用 , 当即就赐给了魏珠一座城 , 这就是位于北京北海的团城 。然后雍正皇帝就用这座城把魏珠囚禁了起来 , 直到终老 , 魏珠再没能踏出这座城半步 。
雍正皇帝的这一举动 , 让宫里的太监再次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 再没有非分之想 。而乾隆皇帝对待太监的手段也很有艺术性 。
乾隆年间 , 宫里有一个叫高云从的太监 , 只是失口评价了一句政局 , 就被乾隆皇帝下令立即处死 。此后 , 乾隆皇帝还想到一个对付太监的高招:他让所有进宫的太监都改了姓 , 全部都姓王 。这样一来 , 朝中的大臣根本就对不上号了 , 也就无法与这些太监密切联系 , 太监们连打探小道消息这样的事都做不成了 。
在清朝历代皇帝的严格管理之下 , 太监在宫中的处境每况愈下 。乾隆之后 , 太监在宫中成为了“虫蚁一般的人” , 对待下级官员都要“备极恭顺” 。这不能说是清朝的皇帝们手段残酷 , 只是他们吸取了前车之鉴而已 。


【清朝太监地位有多低下?一块铁牌、两件小事足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