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司马相如曾引诱富家女卓文君私奔

洪烛
我知道有两个琴台 。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成都 。
我知道有两个知音的故事 。一个是春秋时期的伯牙与子期,另一个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
我也就知道了有两个心心相印的乐曲 。一个叫《高山流水》,一个叫《凤求凰》 。
一个是友谊的颂歌,一个是爱情的绝唱 。
网络配图
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之滨的古琴台,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因为楚国的琴师俞伯牙曾在此抚琴,被路过的樵夫钟子期听出了门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 。”伯牙继续弹奏,又被子期识别出弦外之音:“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 。”伯牙喜出望外,与子期结交为挚友,约好来年再会 。第二年重游故地,子期却已不幸病亡,伯牙悲伤地在子期墓前再弹一遍《高山流水》,就扯断琴弦,摔碎琴身,发誓今后永不鼓琴 。
成都的琴台路,则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所在地 。落魄书生司马相如仰慕临邛首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美貌,终于找了个机会去卓王孙家作客,当主人要他展示琴艺时,就在客厅里别有用心地自编自演了一曲《凤求凰》 。藏在屏风后面窥探的卓文君,见司马相如一表人才,弹唱的琴曲有求偶之意,分明是在表白暗恋,似乎还挑逗自己中夜私奔 。
曲终人散后,贴身丫头捎来司马相如托交的字条,果然是邀约在临邛城门口的亭子会面 。卓文君在丫头陪伴下赴约,发现司马相如早已雇好车马等候,拉上美人就连夜赶回老家成都 。
蜜月还未过完,为了支撑起小小的家,夫妻开店,在如今的琴台路一带卖热酒熟食 。文君亲自坐在垆边沽酒算账,相如也系上围裙,用写字弹琴的手端盘洗碗,当起了“服务生” 。只有在忙碌一天、关门打烊之后,相如才搬出琴来,为同甘共苦的爱妻重演一段《凤求凰》,安慰并感激她付出的辛劳 。
虽然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却举案齐眉,琴瑟相和,过着苦日子,心情却是甜美的:只要两个人形影不离,一直都是“蜜月” 。
网络配图
川菜中有一道“夫妻肺片”,跟司马相如、卓文君本无关系,可我每次听到这菜名,总下意识地联想到成都,联想到成都那一对最著名的夫妻 。他们开的小酒馆,早就拆迁了吧 。可走过因他们的故事而得名的琴台路,仍然能闻见酒香,不,我闻见的是爱情的味道,仍然能听见琴声,不,我听见的是超越时空的回音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凤求凰》,即使成为绝唱了,仍然有深入人心的回音 。每一对在琴台路携手散步的情侣,心里都会有一堵小小的回音壁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
汉代文学,出过两大巨人,司马相如和司马迁 。司马迁比司马相如小三十来岁,他忍辱负重写《史记》时,司马相如早就名满天下 。司马迁以一篇《司马相如列传》,勾勒出这位在时间上离自己比较近、但注定要进入历史的人物,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司马相如才华的倾倒 。全文选取司马相如生活和事业上的几个事件加以描绘,譬如游粱、娶卓文君、通西南夷等,并全文收录与此相关的文和赋,“连篇累牍,不厌其繁”,计有《子虚赋》、《上林赋》、《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上书谏猎》、《哀二世赋》、《大人赋》、《封禅文》等八篇,文字之多,远超司马迁自己的笔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