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了四年皇后死后竟遭废黜尸骨不知去向

明代宗在位七年 , 先后立过两任皇后 , 第一任为汪皇后 ,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至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在位 , 后被废黜;第二任为杭皇后 ,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至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在位 , 病死 。
生前风光 , 死后悲凉 , 这八个字可以简要概括明代宗第二任皇后杭氏 。杭氏 , 生年不详 , 父杭昱 , 正统年间成为郕王朱祁钰的侧妃 , 与正妃汪氏共侍一夫 。二人相比 , 杭氏比汪氏要幸运一些 , 杭氏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七月抢先生育 , 且生下了一个王子 , 取名朱见济;汪氏则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才生下一女 。后来 , 朱见济被立为郕王世子 。
网络配图
土木堡之变后 , 明英宗被俘 , 大明帝国无主 。在危急情况下 , 皇太后孙氏立明英宗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 郕王朱祁钰则由居守而监国 , 由监国而称帝 ,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六 , 大明帝国有了朱祁钰这位新皇帝 , 是为明代宗 。明代宗即位后 , 立正室汪氏为皇后 。政局稳定后 , 明代宗已经不满足于朱见深为太子 , 他认为“父有天下 , 传至与子”是天经地义的 , 故想改立朱见济为太子 。
汪皇后因无子 , 大概也出于对情敌杭氏的嫉妒 , 丝毫不配合明代宗 , 但明代宗心意已决 。时机成熟后 , 明代宗于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 , 废掉朱见深 , 改立朱见济 , 同时将汪皇后废为庶人 , 改立杭氏为皇后 。母凭子贵 , 杭氏凭借朱见济这个宝贝儿子 , 风风光光地戴上了凤冠 。杭皇后的父亲杭昱、兄长杭聚都得到了提拔 , 分别任锦衣卫指挥使和锦衣卫千户 。杭氏一族达到了鼎盛状态 。
然而 , 好景不长 , 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 , 太子朱见济夭折 。痛失爱子 , 杭皇后身体每况愈下 , 于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薨逝 。六月 , 明代宗将杭皇后葬进自己的寿陵 , 希望日后与其合葬 , 并给了她一个“肃孝”的美谥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 , 明英宗复辟 , 后废明代宗为郕王 , “皇太后吴氏以下悉仍旧号” , 杭皇后也被削去了皇后名号 。明代宗死后 , 明英宗下令其妃嫔殉葬 , 若非杭皇后早死 , 她必殉葬 , 因为她的儿子曾抢了朱见深的太子地位 , “英宗复辟 , 尽夺景帝所授外亲官 , 尤恶杭氏” 。
网络配图
因为早死 , 杭皇后算是逃过了一劫 , 但她的身后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天顺元年(1457年)五月 , 京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 即襄王朱瞻墡 。朱瞻墡是明宣宗的弟弟 , 明英宗的叔叔 , 威望很高 , 数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 故遭到明英宗猜忌 。此次来京 , 朱瞻墡在拜谒长陵、献陵等先祖皇陵后 , 出于对明英宗表示效忠 , 他给明英宗上了一道奏章 , 这道奏章极具杀伤力 , 导致了明代宗寿陵被毁 。
据《明英宗实录》“天顺元年五月”条载 , “(襄)王还 , 上章言郕王葬杭氏明楼高耸 , 僣拟与长陵、献陵相等 , 况景陵明楼未建 , 其越礼犯分乃如是 , 臣不胜愤悼 , ……杭氏僣拟之迹而不废 , 虽圣德之可容 , 柰礼律之难恕 , 伏望夷其坟垣 , 毁其楼寝 , 则礼法昭明 , 天下幸甚!”奏章主要意思是说 , 明代宗、杭皇后已经被废 , 但其寿陵规格超标越礼 , 天理难容 , 希望明英宗“夷其坟垣 , 毁其楼寝” 。明英宗早就对明代宗、杭皇后不满 , 于是一声令下办了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