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探花陈伯陶,一字之差,状元成探花( 二 )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塑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意即面向海洋,远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后来该校迁到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 。抗日战争期间,历经迁址、合并,直到1958年在广州重建 。
▲ 暨南学堂 。
周孝中的《暨南逸史·暨南监督探花陈伯陶》中提到,当年两江总督端方创建暨南学堂,在江苏选派留学生及筹办学校等项,陈伯陶赞助最力,他为国内首个培养侨生的学堂命名“暨南”,并以提学史身份,兼任暨南学堂监督,亲自制定办学章程和经费预算 。
瓜庐著书,创立学海书楼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陈伯陶53岁,清廷继续委以重任,命他出任江宁布政使 。“伯陶当时,迎养母亲太夫人在京,已欲送亲归粤,见时事日非,私忧慨叹,遂以母老多病,乞终养归里 。”(陈绍南《代代相传》)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陈伯陶弃官归里 。次年,他任广东省教育总会长 。
▲ 陈伯陶晚年与友人合照于香港 。
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革命军攻破广州,陈伯陶携带家人前往香港九龙 。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陈伯陶移居九龙官富场,署所居曰“瓜庐”,此后潜心著述,彰显心志 。
陈伯陶在香港隐居二十年,最大的贡献就是著书立说,重辑《东莞县志》等文献资料,并与赖际熙等人创立学海书楼,开坛讲经,传扬国粹,倡施义学,以救当时不振的国学 。
1930年8月20日,陈伯陶怀着对前朝的无限忠诚和对时事的无限惆怅,卒于香港九龙寓所,终年76岁 。
驾鹤归去,金峰岭墓冢萋萋
2004年,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专家在萝岗区萝岗街黄陂村金峰岭上发现了陈伯陶墓,其真假一度让人猜疑 。据当年文物普查组成员之一黄淼章介绍,陈伯陶之孙陈绍南80年代所编的《代代相传》中有几幅陈伯陶墓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下面写有“陈伯陶之墓地是经过两年寻觅才找到之风水山丘,坐落东莞”等字 。但对比在萝岗发现的陈伯陶墓,两座墓无论从形制、周围环境,还是破损之处都极其相似 。
陈伯陶究竟是葬于东莞,还是广州?
为此,文物专家们走访东莞的文物部门,得知东莞并未发现陈伯陶墓 。专家们再细看陈伯陶墓的右碑碑文,碑文云“……于乙亥年三月廿四日葬君于广州长安市小金峰之阳……” 。据考证,“长安市”旧称黄陂圩,又称联安市,距黄陂村里许 。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以“长治久安”为意,改为长安市 。由此知,碑文所载地址就是萝岗街黄陂村金峰岭 。后来陈绍南先生也指出《代代相传》上所写“坐落东莞”字样是误导所致,陈伯陶墓仅此一处 。
▲ 陈伯陶墓 。
目前陈伯陶之墓占地面积约两百平方米,为山手灰沙墓,有一级护岭,山林环绕,远远即可隐约看到高处那一对巍峨的华表 。
该处坐北向南,由北往南分别是:墓后土碑,为青石质“陈山来龙”碑;墓正中有一块连州青石墓碑,碑上有祥云拱月浮雕图案,墓碑刻有“清赐进士及第授荣禄大夫予谥文良江宁提学使陈公伯陶墓” 。墓碑前的挂榜左右两侧各有一只小石狮蹲在小方石柱上,石柱上写有“陈探花第”四字 。右边有一青石墓志碑,左边墓志碑已毁 。前台有七级台阶,第二级有石狮一对,石狮基座上写有“陈探花第”四字 。第一级台阶有高约5米的花岗岩石华表一对,顶端各有一只小石狮 。墓志原为两石,墓地仅余后石,前石已不存,有的字体剥落,无法辨认 。后来据《清代碑传全集》卷二十一陈宝琛所撰墓志铭,方得以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