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会战简介常德会战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常德会战又称湘北战役,是指1943年11月至12月,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常德地区进行的会战 。侵华日军为牵制国军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抗日战争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 。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国军集中了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迎战 。中国军队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击毙日军1万余人 。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 。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世界背景
鄂西会战之后,国际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苏德战场上苏军正在全线发起反攻,已推进至斯摩棱斯克和第聂伯河一带;美英联军在突尼斯击败德意联军和在西西里登陆后,墨索里尼被迫下台,意国继之投降;美军在阿留申群岛、新乔治亚岛登陆后,正在新几内亚等地进击日军 。
日军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其海军及航空兵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日军大本营“从战争全局要求出发,不允许中国派遣军进行任何进攻作战”,所以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在鄂西会战结束后的4个月内没有向周边的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和第六、第九战区进攻,而这3个战区的部队也没有对日军进攻,双方形成“和平”相峙 。
国内背景
1940年9月,日本与德、意两国签定了“轴心国协定”,英美等国开始了对“轴心国”的物资禁运,日本便加速了在中国掠夺的步伐,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常德当时属于重庆蒋介石国民政府所辖的第六战区,毗邻的宜昌、武汉、岳阳等城市均处于严密控制之下 。此时,常德处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最前沿 。
国民政府为了与盟军协同打通中印公路,先后从第六、第九战区陆续抽调7个军转用于云南及印度,准备反攻缅甸 。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不再向印、滇转用,以策应其南方军的作战,再次组织进攻 。
日军情势
1943年秋,太平洋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军已被迫转为守势 。在印缅战区,盟军也在计划反攻缅甸 。日军为了策应太平洋战场和印缅作战,牵制中国军队由四川、湘南调滇、印,其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向日军大本营提出:“必须割断重庆同英美的关系,为此,除了付诸于武力,别无其它方法可寻” 。日军杉山参谋总长认为,对中国采取攻势,“杀出一条血路是能最迅速地解决中国事变的唯一重要方策 。”
【常德会战简介常德会战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日军“中国派遣军”总部根据大本营的指示精神,围绕当前的战争全局形势,特别是缅甸方面盟军的反攻、中国军队的策应和美国驻华空军的加强趋势,并针对派遣军自给情况以及华北八路军的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于1943年8月28日制订了《昭和十八年秋季以后中国派遣军作战指导大纲》 。其作战方针是:“派遣军努力确保和平定现有占领地区,特别是在华北方面,本年秋季以第11军及第13军主力分别进行常德作战和广德作战 。来年春季,以华北方面军及第11军进行打通京汉线作战 。”
日军大本营根据战场形势,同意其中国派遣军进攻常德的作战计划 。日军认为:“湖南素有‘湖南丰收,四川饥馑’之称 。而常德则是湖南省西部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与东部的长沙相对,为重庆军补给命脉所在 。我军将该地占领,东南可监视长沙、衡阳,西方可顾及四川东部,成为足以威胁重庆的战略要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