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东汉重臣胡广?胡广生平简介及历史评价

胡广初举孝廉,后中策试第一 。历任尚书郎、尚书仆射、汝南太守、大司农、司徒、太尉等职,因拥立汉桓帝有功,获封安乐乡侯 。汉灵帝继位后,拜司徒、录尚书事 。陈蕃遇害后,接任太傅 。熹平元年(172年),胡广去世,年八十二,谥号“文恭” 。其追赠及葬礼规格,为东汉中兴以来人臣之最 。
人物生平
章奏第一
【如何评价东汉重臣胡广?胡广生平简介及历史评价】胡广的六世祖胡刚,清高有志节,因王莽摄政而逃亡到交趾,新朝灭亡后才返回乡里 。胡广的父亲胡贡,曾任交趾都尉 。胡广两岁丧母,少时孤苦贫困,甚至要亲自做家务 。
胡广成人以后,曾在郡府里任散吏 。当时,南郡太守法雄之子法真从家中来看望法雄,法真颇有知人之明 。正逢岁终应举之时,法雄召集诸位官员,而法真自己在窗后观察 。法真发现了胡广有异于常人之处,此后便把胡广推荐给法雄 。法雄举荐胡广为孝廉,到京师雒阳(今陕西洛阳附近)参加殿试,由汉安帝亲自主持考试章奏,胡广被选为第一 。此后仅一月,胡广就被拜为尚书郎,经五次升迁后任尚书仆射 。
历职内外
汉顺帝想要立皇后,但后宫的四位贵人都很得宠,顺帝想要以抽签的办法求神来选定 。胡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建议选取良家之女,顺帝于是立梁氏(即后来的顺烈皇后)为后 。
当时尚书令左雄想要修改察举制,规定参试年龄一定要四十以上,而由儒者考核经学,文吏考核章奏 。胡广再次与郭虔、史敞上书驳斥,认为选举人才,不能拘泥定制,但意见未被采纳 。后陈留太守一职空缺,史敞等人推荐由胡广担任(但胡广应该没有出任) 。胡广掌理枢机事务(指在尚书台)十年后,出任济阴太守,因举官不实而被罢免 。后复任汝南太守,又入朝任大司农 。
五卿七相
汉安元年(142年)十一月初七,胡广升任司徒 。
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被梁冀鸠杀 。梁冀想要拥立年幼的蠡吾侯刘志(即后来的汉桓帝)为帝,太尉李固与胡广、司空赵戒共同劝谏梁冀,而梁冀在朝会上恐吓百官,胡广等感到害怕,只有李固与杜乔仍然坚持,于是被罢免,命胡广接替李固任太尉、录尚书事 。
建和元年(147年)六月,胡广因疾病逊位 。同年,因拥立桓帝之功,被封为育阳县安乐乡侯 。十月,又被拜为司空 。十一月,李固被梁冀陷害下狱,临死前写信斥责胡广和赵戒没有坚持正义,二人看到李固的遗书后,感到悲伤惭愧,但也不过是长叹流泪而已 。
元嘉元年(151年)十月,胡广再次逊位后告老致仕 。不久,以特进身份被征拜为太常 。
永兴元年(153年),升任太尉 。次年九月,再因发生日食被免职,又复任太常 。
延熹元年(158年),再次任太尉 。次年,梁冀被诛杀,胡广与司徒韩縯、司空孙朗因为阿附梁冀、“不卫(皇)宫”,被剥夺爵土,以减死罪一等论处,免为庶人 。后又被拜为太中大夫、太常 。
延熹九年(166年)五月,再次被拜为司徒 。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刚即位的汉灵帝命胡广与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共同录尚书事,复爵安乐乡侯 。胡广因病乞求逊位,适逢陈蕃谋诛宦官失败遇害,于是命胡广接替陈蕃任太傅,总录尚书事 。
胡广当时已经八十岁,但还是心力有余,为人练达、明事理 。侍奉继母孝顺,从不说自己年老 。继母去世后,在服丧期间,没有做出不合礼仪的事情 。
倍极哀荣
熹平元年(172年)三月初八(4月17日),胡广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21]。灵帝命五官中郎将持节奉册,赠以太傅、安乐乡侯印绶,赐东园梓楠棺木,派谒者监护丧事,在光武帝的陵寝原陵为他营建墓地,谥号“文恭”,以其子孙一人为郎中 。他的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都穿着丧服前来会葬 。朝廷在胡广去世后予其的追赠及葬礼规格,自从东汉中兴之后,没有一位人臣能与其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