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兴名将之马燧一生立功无数却因平凉劫盟所累( 四 )


我们先看看此事中唐德宗的态度 。当时马燧求见皇帝 , 要求安抚李怀光 。没想到皇帝张嘴来了这样一句特别噎人的话:“惟卿不合雪人 。”(《唐国史补》)谁来说情为李怀光昭雪都可以 , 就您不合适 。为啥呢?估计是因为以前在对田悦的战斗中马燧曾和李怀光并肩作战 , 私人关系应该不错 。德宗怀疑他徇私情 。另外 , 奉天之难中马燧救援奉天的力度可能也令德宗不满 , 你还不如李怀光呢 。李怀光好歹还率全军五万人来救奉天 , 你只派五千人 , 而且还是副将带队 。这话让马燧十分难受 。
再来看李晟的态度 。李晟是和马燧并驾齐驱的名将 , 后来也是凌烟阁功臣 。他和马燧不是一个派系的 。安史之乱后即便是效忠朝廷的部队里也是派系林立 。李晟对李怀光的态度是坚决镇压 , 不惜代价 , “请全军自备资粮 , 以讨凶逆 。由此李、马不叶”(《唐国史补》)李晟主动请缨去讨伐李怀光 , 这样在皇帝面前等于表现自己压了马燧一头 , 所以马燧心中不满 , 两人产生了矛盾 。
其实马燧是很忠于朝廷的 , 大概急于为自己正名 , 避免他人闲话 , 所以马燧再次求见皇帝 , 这次他提出自己去打李怀光 , 而且态度很坚决:“愿更得一月粮 , 必为陛下平之 。”(《资治通鉴》卷231)国家不是缺粮吗?没关系 , 您给我一个月的粮 , 我就可以把这事儿搞定 。
皇帝高兴 , 准许了 。马燧率军出征 。这一仗贵在神速 。他首先要去收降李怀光部下徐廷光六千兵马 。而且这一仗攻心为上 。马燧充分抓住了朔方军将士的心态 。朔方军这么一支功勋部队 , 将士们都为之自豪 。忽然间就因为主帅与朝廷的私人恩怨就变成了叛军 , 将士们都很惶惑 。
马燧来到城下 , 冲着徐廷光大喊说:我从朝廷来 , 你可向西敬拜 。徐廷光向西拜了又拜 。这个动作说明他还是心向朝廷的 。马燧一看心里有底了 。
他继续说:你们朔方军将士 , 四十余年来为国征战 , 功劳天下第一 , 为何自愿做贼 , 为天下所唾弃?置自己于满门抄斩的境地?还是投降我吧 。我愿保你们平安无事 。
城头上士兵林立 , 但是听了这话没人吭声 , 一片寂静 。马燧知道这是说到心坎里了 。
他向前一步大声喊道:如果你们觉得我没有诚意 , 那么就一箭射死我吧 。他挺立在城下 , 一把撕开了自己的衣服 , 露出胸膛 。
徐廷光忍不住了 , 嚎啕大哭 , 主帅都哭了 , 士兵们跟着也是哭成一片 。徐廷光下令打开城门投降!马燧为了让朔方军放心 , 只带了几个骑兵入城 , 吃住都和徐廷光他们在一起 , 以示信任 。士兵们欢呼雀跃 , 都说:“吾辈复得为王人矣!”(《旧唐书·马燧传》)我们从今天开始重新是官军啦 。
【唐朝中兴名将之马燧一生立功无数却因平凉劫盟所累】徐廷光的投降起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 沿途李怀光部纷纷投降 。唐军一路直奔李怀光老巢 。李怀光部下将李怀光杀死 , 将他的首级献给马燧 。马燧只杀了几个元凶 , 其余人一概不问 。李怀光叛乱被彻底平息 。
掐指一算 , 从马燧请缨到剿灭李怀光 , 一共耗时二十七天 , 比他承诺的一个月还节省了三天 。德宗非常高兴 , 赐马燧《宸扆》、《台衡》二铭以示嘉奖 。大将浑瑊十分钦佩 , 他私下对部将说:我一直觉得马燧的军事素养比我高不到哪里去 , 但是他能接二连三击败田悦 , 我很奇怪 。今天看他平定李怀光 , 我才知道我远远不如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