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middo;人物列传申屠刚传原文及翻译( 二 )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 。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
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乃至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 。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 。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 。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
后汉书·申屠刚传翻译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 。七世祖申屠嘉,为文帝时丞相 。申屠刚性正直,常羡慕史鱼酋、汲黯的为人 。做了郡功曹的官 。
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廷多有猜忌,王莽就将平帝祖母冯族与母卫族隔绝,不得到京交往做官,申屠刚常疾恨在心 。等到后来被举为贤良方正,因而上书对策说:臣听说朝政有失则天地之神就会怨怒,奸诈邪恶就会捣乱,所以阴阳乖错 。这是老天所以谴责告诫帝王,想教失道之君主,豁然觉悟过来,使那些心怀奸邪之臣子,畏惧而自责改正 。现在朝廷不考查功绩不比较德行,而是接受那些虚伪的诽谤或赞誉,几次下达诏书,张设严酷法令,以抑制诽谤,禁锢议论,罪之重者,乃至腰斩 。这是挫伤了忠臣的情义,挫伤了忠直之士的锐气,与建立进献善言之旌幡,悬挂敢于进谏之钟鼓,开辟四方进言之渠道,明察四方使下情上达的旨意是背道而驰的 。我听说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听纳群言,礼贤下士,均分权益,广布恩宠,不分新旧,一律待之以仁爱亲近,行动顺乎天地,举措不失常规 。
然而近则有召公不高兴,远则有管蔡商奄四国的流言蜚语 。那母子的关系,在天道上属于至亲 。今圣上年幼,只有九岁,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泽不及舅家 。而且汉朝制度,虽任用了英雄贤俊,还是要援用姻戚,这样亲疏相交错,就可杜塞间隙,这是用来安宗庙,重社稷的方法哩 。现在冯、卫两族无罪,被久废而不录用,或者远处穷乡僻壤,还不如老百姓,这不是慈爱忠孝侍奉皇上的意向 。那为人之后的,自然有正义,无论是至尊或至卑,其势不相嫌弃,所以人没有贤愚,莫不为之怨恨,奸臣贼子,行动就很方便了,不隐讳的变故,是很难预料的 。现今辅导天子诸侯子弟的保傅,不是古代的周公 。周公是至圣,尚且还有牵累,何况有的事失其本衷,不合乎天心呢?以前周公先派遣伯禽到鲁就国守封,以离断父子亲情,以忠义割断恩宠,使自己的尊宠不加于后代,所以鲁以周公是大圣之后代,郊祀配天,一如天子之礼,达三十多世 。
霍光秉理朝政,辅助年少的昭帝,修善政进人才,表面上看很忠直,然而重用其宗党,摧残抑制外戚,结交权贵垄断朝政,做得非常牢固,霍光死后,其子谋反霍家被灭门 。现在的师傅都以伊尹、周公的权位,据有贤良保国之大任,以此而思教化,那么功劳有什么不能达到?如果不思虑其危险,那么祸患有什么不能到达?损失与利益的关系,孔子也喟然长叹,保持得太多就将倾覆,这是老子非常慎重和警戒的 。因为功劳冠于天下的人是心中不安的,威望惊震了皇上的人是不安全的 。现在是承接于衰乱之后,继重大破坏之世,国家财力穷竭,而赋税繁重,虐吏干扰夺其农时,贪夫侵夺其财产,百姓穷困贫乏,疾病流行人命夭折 。盗贼成群,动辄拥众逾万,兴军而行,拥众而止,自建番号,攻犯京师,焚烧县邑,甚至讹传弩箭射进了皇宫,宫中宿卫惊惧 。自从汉朝建立以来,都没有过 。国家微弱,而奸谋不能禁止,尚书上指出的六极的效用,危于累卵 。
王者顺从天地,掌管官爵主持刑法,不敢以高官私授其宗亲,不敢以天罚来减轻其亲人 。陛下应顺从圣君之明德,昭然觉悟,远则遵循帝王之轨迹,近则遵守孝文帝之帝业,布施五常之教,接纳至亲,立即派遣使者迎回中山太后,置之别宫,定时去朝见 。又召回冯卫二族,授与散职,使他们能执戟,亲自充当宿卫,以防患于未然 。上安社稷,下全保傅,内和亲戚,外绝邪谋 。书奏上去后,王莽令元后下诏书说:“申屠刚所言都是离经妄说,违背大义,应罢官回家 。”后来王莽篡位,申屠刚就躲避到河西,转到巴蜀,往来二十多年 。等到隗嚣占据了陇右,想背汉而归附于公孙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