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核桃主要产地 特产核桃

汾州核桃以个头大、天然绵、皮厚、仁肥、选仁容易、出仁率高、香味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于世 。早在明代,它就是皇宫的“贡品”,清朝咸丰年间远销海外 。本期汾阳,边肖将带您走进中国干果经济林核桃之乡、中国汾州核桃之乡汾阳,一睹享誉海内外的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汾州核桃 。
“长青树核桃众多,皮薄味美 。”汾阳之美,在于核桃;核桃的美在于经济和生态 。从广阔而悠久的历史中,回到丰饶的汾阳黄土地,站在高高的丘陵上,远远望去,汾州生机勃勃,风景秀丽,山、丘、平川台阶平分秋色,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东起杏花村镇吴家院,西至史庄镇后杨寨村黄土丘陵区,驰名中外的汾州核桃林带如一 。
汾州包括汾阳、孝义、交口三县 。这里靠近吕梁山脚下,有大片适合种植核桃的黄土丘陵 。汾阳市,古代汾州的所在地,特别多产 。它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核桃集散地,也是核桃贸易的集散地 。1936年抗战前,汾阳区产核桃230万斤;1938年生产170万斤,1950年生产250万斤 。
“汾州核桃”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汾阳主产区百年以上的核桃树多达1000株 。当杏花村义全勇生产的“老白粉”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金奖时,“汾州核桃”已经抢到了国际市场 。根据目前可以考证的资料,早在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就有商贩在口岸向外商出售汾州核桃 。《山西对外贸易记录》记载:“民国十七年(1928年),每百斤核桃可换煤油67.97公斤 。”中国山西省工业志:民国25年,汾州产的核桃在本地卖的少,出口的多,平均每年销售核桃仁45万斤,去壳核桃约50万斤 。民国时期,香港《大公报》每天在“商品”栏刊登“汾州核桃”的价格变化 。
汾州的故事有这样一段记述:民国时期,很多天津商人来汾阳买核桃,经常住在太和桥周围郁郁葱葱的旅馆里 。这些商贩在来汾阳之前,将大量资金存入汾阳的大成银行、农工商银行、瑞诚久银行、天河银行,然后委托客户在石庄、三全、张家堡收购核桃 。天津商人承包核桃的收购、加工和运输,即每收购100斤核桃支付2-3元(银元) 。当时核桃收购价为每100斤0.4-0.7元,核桃收购价为每100斤1.5-1.8元 。加工、过筛、分流、包装,雇佣临时工,每天工资0.5-1元,将收购的核桃仁运到汾阳市生茂店 。天津的商家每年能采购20-30万斤核桃仁 。购买核桃仁后,他们要用不同的方式包装 。调车的标准是一、二、三路带虎皮(即一、二、三路30%,四路10%),他们可以用汽车或骡车运到天津 。解放前,汾阳市从事核桃收购的有三全的广生魁、同庆和、益盛兴、富义和、大盛和等几家公司 。南偏城是“汾州核桃”的主要产地之一 。
从珍贵的古籍和泛黄的报纸上模棱两可的文字也可以看出当年商界对“汾州核桃”的关注 。透过这些被岁月冲洗过的枯燥文字,我们也能看到商贾在古道上留下的核桃运输的车辙,听到当年留在招待所的汾州核桃生意的南调 。1998年,汾阳市被国家农业部和农业学会命名为“中国干果经济林核桃之乡” 。2004年,“汾州核桃”在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荣获博览会优秀奖金奖 。
在漫长的岁月里,“汾州核桃”一直采用实生苗繁殖的方式 。由于种植技术的长期停滞,出现了品种无序、质量参差不齐、产量低而不稳的现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下降 。在“核桃大王”王厚福开启良种选育和推广之路后,汾阳人开始重视和加强核桃育种试验 。1981年3月,成立了专门从事核桃研究、育种、试验、育种的专业化科研机构——汾阳县核桃种子园,也就是今天的汾阳市核桃育种示范园 。随后,核桃研究所、国有苗圃等科研机构相继成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收集到22个优良晚实新品种和44个优良早实新品种 。通过区域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汾阳乃至全省栽培的晚实核桃新品种4个,早实核桃新品种12个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汾阳市育成的晚熟新品种“金龙1号”、“金龙2号”荣获国家林业部1999年全国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银奖,并双双获得山西博览会金奖 。被林业部、中国林科院鉴定为北方省市区推广的优良晚熟新品种,被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优良品种 。同时,科研人员充分挖掘汾州核桃种植资源,以抗风、抗寒、丰产、稳产的早实品种和早实、晚实之间的品种为重点,成功选育出汾南1-5号、汾林1号等11个优良品种,彻底改变了过去重晚实轻早实的历史 。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汾阳市“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 。2009年,“汾州核桃”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吕梁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3年在汾阳举办的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让汾州核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更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