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生平事迹介绍

孙耀庭(1902年11月30日-1996年)是中国最后一位太监 , 小名留金 , 是天津市静海区西双塘村人 。公元1916年净身为封建王朝太监 。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 , 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 。
家庭出身
孙耀庭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区一个贫农的家庭 。一家6口 , 父母和4个弟兄 , 孙耀庭是老二 。他出生时 , 合家只有7分地 , 两间上房 。村里 , 有个私塾教师 , 家有七八十亩地 。孙耀庭的父亲为他种地 , 母亲为他做饭 , 孙耀庭因此得以在这个人手下读了四年的书 , 并且不必另交学费 。但是 , 这种“好景”不长 。孙耀庭失学了 , 父母沦为乞丐 。迫于生计 , 孙家早想把这个儿子送去当太监 。但不久 , 武昌城登高一呼 , 清皇溥仪不得不在养心殿签署“退位诏书” 。
净身进宫
中华民国成立了 。孙家送子当太监的路被堵塞了 。几年后 , 军阀袁世凯演出了称帝丑剧 。此剧虽然顷刻散场 , 但封建主义的幽灵仍然游荡在神州大地 , 住在养心殿的溥仪依然受着皇族、奴婢的膜拜 。而且 , 溥仪公然不顾民国的禁令 , 重新在民间征太监 , 招婢女 。紫禁城的幽魂 , 又勾起了孙家送子当太监的企望 。1916年 , 孙家辗转托人介绍 , 把孙耀庭送进了紫禁城 。他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污辱 , 当上了太监 。其时15岁 。
宫廷经历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宣统宣布退位 。孙耀庭还乡先后在本村傅学舜、傅学兰私塾学习 。后通过他大嫂认识的原醇亲王府(北府)太监贺德元介绍 , 于1916年 , 到原清朝摄政王府 , 其时 , 正赶上原清朝载涛贝勒处要人 , 孙耀庭就去了载涛处当差 , 载涛给孙起名顺寿 。1917年孙耀庭离开载涛处 , 回到老家 , 不久又通过宫内北花园太监首领欣衡如 , 进了紫禁城 , 伺候九堂副督领侍任德祥 , 后又伺候端康皇太妃、“皇后”郭布罗·婉容 。1924年11月5日随溥仪从紫禁城回到原摄政王府 。载沣让孙耀庭回了老家 。不久他又回到北京北长街的出宫太监的居所万寿兴隆寺居住 。溥仪充当伪满洲国“皇帝”后 , 孙耀庭曾去长春溥仪处当差 。后因患病离开长春回到北京 。解放战争期间 , 还成为了一名工作人员 。“文化大革命”后 , 他住进广化寺一直到逝世 。他在91岁时曾书写“国正天心顺 , 官清民自安”条幅 , 以表达自己的情怀 。
宫廷生涯
孙耀庭是通过一个在宫中很有些地位的人介绍才得以进宫的 , 孙耀庭进入皇宫后 , 不能用自己的名字 , 也没有什么号 。他以“徒弟”的身份 , 整天侍候这个人 , 为他端菜送饭 , 倒屎倒尿 。
第2年的农历二月 , 光绪的皇贵太妃端康在一次看排戏的时候 , 听说这人手下有孙耀庭这个机灵的人 , 不知怎么忽然开了个恩 , 命孙耀庭参加戏班 。对于一个干粗活、无名号的低层太监来说 , 这真是“一步登天” 。同年十月 , 孙耀庭花了60块白银 , 买了个“王成祥”这个名字 。此后 , 他便离开了戏班 , 进入了司房 。
清时司房负责宫里奴婢的调迁、衣物管理等事务 。它和殿房、茶房、膳房、药房等一起 , 隶属于内务府 , 由总管太监、首领太监提领 。大概孙耀庭适应了这种仰人鼻息、阿谀奉承的宫廷奴婢生活 , 他在司房里干了几年后 , 便又“走了运” , 被提拔到溥仪的皇后婉容手下侍候 , 先后一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