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宋名臣寇准客死异乡真相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 。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 。
寇准客死他乡的北宋“脊梁”
寇准出生在关中道渭河边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 。他17岁时父亲就死了,自幼跟着母亲饱受人世间的艰辛 。19岁那年,寇准赶赴开封参加宋太宗亲自主持的全国会试 。在殿试大堂下,年轻的寇准面对太宗的提问,对答如流,显示了卓越的才华 。皇帝非常欣赏他的才识和刚直的性格,便破格录取了他,那时他还不足20岁 。
网络配图
寇准被宋太宗录取后的第二年,就去四川巴东县当了知县 。寇准到了那儿不到半年,巴东县就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老百姓亲切地称年轻的寇知县为“寇巴东” 。
宋太宗非常器重寇准,提升他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主持官员的考核与选拔工作,把组织人事的大权放心地交给了寇准 。寇准不畏强权,公正不阿 。无形之中,得罪了很多权贵 。一天,他骑着马匆匆赶去办事,突然,街旁闪出一人拦住他的马,连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此事很快传到了太宗耳里 。太宗非常生气,训斥道:“我听说有人喊你‘万岁’了?”寇准连忙说:“陛下,这一定是有人陷害我……”太宗气还没消,说道:“哼!听说你当时还挺高兴的,明天你就到青川去吧!”
寇准离开京城还不到一年,朝廷里就乱成了一锅粥 。太宗一道圣旨,又将寇准召回京城,拜为参知政事 。面对烂摊子,寇准抡起了改革大斧 。这使许多当权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很快,以冯拯等人为首的守旧派结成了反对阵营,把朝廷搅得终日不宁 。此时,太宗皇帝年龄已经大了,过早地出现了老年痴呆的迹象,他听信谗言,将寇准贬为邓州刺史 。
寇准被贬到邓州后两年,赵恒当了皇帝 。权衡再三后,真宗皇帝任用寇准为宰相,寇准又一次回到了宋王朝的权力中心 。
网络配图
公元1004年,北方辽军大举南侵,一天之内就有五次告急文书飞到朝廷 。真宗皇帝大为震惊,满朝文武大臣都十分害怕,皇帝身旁一帮投降派主张向南京逃跑,向成都逃跑 。寇准站出来对着投降派愤怒地说:“谁再为陛下出南迁的歪点子,谁就是大宋朝的千古罪人 。辽军没什么了不得的,如果陛下御驾亲征,一定会把辽军打回老家去的 。”
真宗皇帝听了寇准的话点头说:“你说得对,我御驾亲征,一定要把辽国人打回老家去!”
宋军在寇准的指挥下,连获大胜 。在澶州前线,胆小的真宗就是不敢过黄河,寇准又极力劝说:“陛下,过吧!背水一战,想当年,楚霸王项羽把船都砸漏了……”
真宗说:“我知道……不过,书上写的不能全信,可别把我那龙船给砸了!”
寇准把真宗带到了黄河北岸 。在两军对峙的战场,真宗皇帝如从天而降出现在澶州北城楼上 。宋军官兵远远望见黄龙御旗,顿时欢呼声回荡在数十里外,辽军一听宋朝皇帝来了,斗志一下子就垮了 。寇准指挥宋军乘势进攻,辽军仓皇逃窜,主帅中箭身亡,官兵大半被俘 。从那之后,宋辽息兵,双方签订了睦邻友好的“澶渊之盟” 。
那些曾主张逃跑的大臣们,忌恨寇准的功绩,又怕寇准问他们的罪 。他们相互勾结,要把寇准赶下台 。他们向真宗进谗言说:“陛下,历来战争就像赌博一样 。寇准让陛下上前线,实际上是把陛下作为赌注 。万一仗打败了,陛下还有性命吗?”对寇准本来就有猜忌的真宗,不由得怒火万丈,撤了寇准的宰相职务,让他到陕州去当了知州 。这年寇准4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