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字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饬是什么意思( 二 )


第二 , 技能
1.快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
文言文阅读有19点 , 分别是断句、文学常识、文意概括、翻译 。接下来 , 我们来说说这些题怎么做 。
①断句题
先找出几个选项的区别 , 然后用排除法解决 。这个问题有几点需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上一篇文章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职 。关于断句原则 , 我相信老师们讲了很多 。我简单说一下 , 断句题要注意名词或代词 , 因为这两类词是主语或宾语 , 要在前面或后面断;注意不要在介词后换行 。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介词是“于”和“一” , 因为介词需要带宾语 。对了 , 介词结构一般放在句末 , 比如“月亮从东山上来”;不能随便断动词 , 因为动词也要带宾语 。有一些常见的手语 , 这里就不赘述了 。
②文学常识题
这类问题很匪夷所思 , 但一般不会特别难 。积累自然是最重要的 。什么都懂 , 就不怕他怎么考了 。问题是 , 真的遇到四个选项 , 不知道选哪个的时候怎么办?看清楚前提 , 有四个选项不知道选哪个!我教一个不靠谱的招数 , 总比你完全糊涂好 。先试着排除 , 再选你熟悉的 , 因为你没见过 。错了就看不出来 。为什么选择它?另外 , 强调有“文中的意思是”这种东西
选项 , 一定要找出原文对比 , 因为这里容易出错 。
③语境和意义的概括 。
回答这种问题会很快 。一般来说 , 对人物性格、成就等的评价 。上半年的选项不会出错 。尽量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后半段内容的对比分析上 。因为文言文阅读大多选取人物传记 , 主要讲述人物传记的故事 , 所以我们在做这道题的时候 , 只需要找到文章中每个选项对应的故事 , 仔细比较 , 就可以了 , 没必要全部读完 。
2.翻译问题解答
文言文的翻译一直是困扰很多师生的问题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单词的理解 , 这是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的 。
①要养成一种意识 , 不像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特征 , 文言文以单音词为特征 。所以 , 你千万不要看到一个熟悉的词 , 就想当然地把它当成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比如2017年国三卷第二副题中的“走法” , 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报告” , 在这个语境中就是“走法”和“法”两个词 。走法是最后一出戏 , 法是开场 。当然 , 在很多情况下 , 文言文的翻译中总会出现一些生僻字 。对于这样的词 , 我们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 , 或者结合上下文来锤炼其含义 。比如2017年全国第三卷第一分题“此事 , 申珏之边官不能 , 何以为之?”其实我们应该听过“按顺序摆放”这个词 , 但是如果这个地方“按顺序摆放”的翻译不符合上下文 , 是什么意思呢?
②要树立第二种意识 , 即文言文中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同义反复” , 其中“吃”与“神”的意思相同 , 可以解释为“命令” 。对单词的理解除了技巧 , 还要靠平时的积累 。这没有捷径可走 。
③除了单词 , 还要注意句型的积累 。文言文中经常考察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 即“状语后置”、“介词宾语”、“定语后置”和判断句 。比如第一题的“如何使其行为”是介词宾语句 , 如果看不出来 , 翻译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接下来 , 我们简单说一下这几类句型 。最常遇到的特殊句式应该是判断句 , 也是最简单的 。比如2019年第三册第一题“这就是我凌驾于儿子之上的原因” , 就是典型的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用“...哲 , ...叶” , 所以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翻译判断词“是”;“状语后置”句中 , 要注意动词后面是否有“于”、“一”等介词 , 介词后面是宾语 。翻译的时候 , 我们可以只参考动词前面的这个介词结构 。比如上面说的“月出东山”改成“月出东山” 。句子“介词宾语”要记住 ,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 。“不扫一屋 , 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就包含了这两种情况 。翻译时要把这个名词移到动词或介词上 , 改成“不扫一屋 , 何以扫天下”;“定语后置”这个句子很简单 , 但也略显复杂 。简单的是“钱进进” , 即量词做定语后置 , 翻译时可以提到名词之前 。稍微复杂一点的会标上“...哲” 。这里要注意它和判断句的区别 , 比如“迷途的游子” , 只需要在翻译中找到 。